面对晚期癌症,是被迫等死还是挺而走险自制“救命药”?

面对晚期癌症,是被迫等死还是挺而走险自制“救命药”?

“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这句很戳心的台词来自于最近大火的电影《我不是药神》。

确实,没人愿意死去其实都想活着,可是没有钱,连活着也变成了奢望。

面对晚期癌症,是被迫等死还是挺而走险自制“救命药”?

那么要是吃不起药,是否自己“研发”药物来“死马当活马医呢?”

前些年,一篇在《南京周末》里有一篇题为《自制危险“救命药”:如果不吃,可能就是等死》的文章引发了舆论漩涡。

这篇文章主要是讲:一群与死神斗争的病人,由于买不起昂贵的抗癌药,因此他们只能铤而走险,自己动手配制“救命药”。

即便他们知道面对或许是中毒、死亡甚至是法律严惩等风险,但为了活命,跟死神进行赌博,为获取一些生存机会。

自己动手配制药,是不是听起来都很不可思议,但在很多癌症晚期患者和家属眼中,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他们甚至比医生还懂。

面对晚期癌症,是被迫等死还是挺而走险自制“救命药”?

什么是“自制救命药”?

所谓的救命药,就是用于晚期癌症的口服靶向药。

但要知道一种新药的研发过程中,有一个重要步骤就是临床试验分析。在国内正式上市之前,新药需要现在国内进行一系列长达几年的临床试验。

而对于癌症晚期患者而言,没有经过正规有效治疗情况下根本就没法能等到三五年,

虽说这类药物可通过海外途径购买,但不仅价格贵,而且同样违法。面对这样的窘境,很多晚期癌症患者和家属(主要是晚期肺癌)只好铤而走险,通过网络等途径搜集来的原料药,自己动手制药。

面对晚期癌症,是被迫等死还是挺而走险自制“救命药”?

自配药,究竟有哪些风险?

第一,无法把握药物风险

真正的制药,都是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而得来。而自制的原料药,疗效无法确认,风险又无法把控,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面对晚期癌症,是被迫等死还是挺而走险自制“救命药”?

第二,通过不正规渠道够得假药风险大

由于网络的隐蔽性,自制药的药方以及原材料质量良莠不齐。有些患者干脆通过地下售卖非正版靶向药,不仅违法,而且很多根本就是假药。有些不良商家还通过面粉来冒充假药。

面对晚期癌症,是被迫等死还是挺而走险自制“救命药”?

面对癌症,是被迫等死还是挺而走险?

这个问题,就像《我不是药神》中程勇面对的问题一样,到底是冒着法律的危险购买仿制药,还是放弃治疗。

很显然,每个人都希望活着,当患者在经历所有正规治疗外,只能被迫等死;而患者自己找到一种药物,愿意铤而走险去尝试,为什么就不能自己去搏一搏呢?

面对晚期癌症,是被迫等死还是挺而走险自制“救命药”?

即便患者愿意自己承担风险,而且又不会威胁其他人的安全,医生也不会去承担更不会主动推荐和鼓励这种行为。但还是因药物的风险而为患者担心。

有人说,如果手术、化疗、放疗等现代医学手术手段都阻止不了癌症进展,那么能够试用中草药治疗吗?

关于中药治疗癌症,目前还未有明确的科学证据。但若病人在末路时尝试中药草药,这是个人的行为,也不影响到其他人的安全和利益。

或许有人会批评医疗工作人员,说没有科学素养,甚至会说是帮凶。

然而面对这样的尴尬地位,我们不能只讨论所谓的医学科学。若没有明确研究证据支持的治疗手段,作为医疗人员是尽可能采取有研究证据的治疗手段,而绝非那些疗效未知、风险未知的手段,包括上述所说的自制药和中草药。

面对晚期癌症,是被迫等死还是挺而走险自制“救命药”?

或许就像《我不是药神》那位警察一样,于理法律不允许,于情又于心不忍。

所以,对于自制“救命药”,到底是支持鼓励,还是反对呢?

我们也不知道,也无法客观评价究竟是对还是错。

现实残酷而纠结,小康医生唯有希望:

国家能研发出更多更好的抗癌药,医疗保障体系能更完善一些。

没有神的光环,我们都必须握紧自己手中的平凡。

相关标签:抗癌药铤而走险原料药救命药我不是药神南京周末 乳腺不适 如何区分是炎症 增生还是癌症?吃出来的癌症?如何吃出健康 吃走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