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积极情绪”和癌症作斗争

请用“积极情绪”和癌症作斗争

我们经常在电影镜头中看到,面对病魔,主人翁积极乐观,配合治疗,最终恢复了健康。那么镜头之外,很多患者,尤其是癌症、慢性病患者,在面对疾病时,我们该保持何种心态,我们的态度与疾病又有什么关系呢?

科学家对身体与精神妥善结合时的再生能力具有充分的信心。他们相信“积极情绪’能加强病人的免疫抵抗力,情绪状态影响癌的发展。具有“积极情绪”的病人,以及医院里的那些“行为不当”(埋怨、牢骚不平、烦恼)的病人,比那些“好的”或是“不惹麻烦”的病人,得到康复的要多一些,也快一些。把情绪表达出来,特别是愤怒、孤独和恐惧的情绪,其结果往往是恢复得较好。这说明人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控制自己的身体,能够为自己的康复奋斗,发牢骚和烦恼往往是病人进行奋斗以求控制自己病情的好迹象。

1971年即有人将69名乳腺癌妇女纳入一组进行研究。在诊断为癌症之后,与她们进行了谈话。科学家把她们对患癌的反应分成四个类型:

1、无望与无能:觉得无论采取什么措施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打算对疾病屈服。

2、淡然接受:能忍受不幸,听其自然。她们接受了她们的命运。

3、拒绝相信:打算就像是没有患恶性肿瘤一样地继续过她们的生活。

4、斗争精神:相信她们能够影响疾病的后果,而且下决心要在奋斗中求生存。

5年和10年之后,对这些病人的生存率进行了两次调查,结果很清楚:“奋斗型”生存率最高。“不信型”紧随其后居第二位。“淡然型和无望型”两个组情况不佳。而且,正如你可能猜到的,“无望型”的生存率最低。

看来,“淡然型”是装出“好人”的样子来掩盖其听天由命。“奋斗型”和“不信型”最富有活力,而“淡然型”和“无望型”使生命进程中的活力消退。研究者在解释他的研究结果时说:“如果要我作推测,看来就是积极的反应和较好的后果有关系。”“不相信”可能是生命的一种心理防护机能。在面临着威胁到生命的疾病的时候,经过一段时间的“不相信”,可能有益于健康。

作为一个患者,不能仅依赖医生高超的医术、医学技术的进步,同时也要关注到自身的心理因素,给自己正能量。适当的心理指导会给疾病的康复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用“积极情绪”和癌症作斗争

相关标签:无望型奋斗型生存率不信型淡然型 小伙伴,快来围观,这款黑科技能诊断癌症!肥胖或将超过吸烟成为英国女性癌症的最大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