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得癌后狂刷5万信用卡后失踪,临床心理干预不该成真空!



医脉通导读

许多患者院内自杀或者伤医,不仅仅是医患间的矛盾纠纷,更多的或许都是有或重或轻的心理疾病,只是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罢了。


来源:江淮医学;作者:叶正松


近日,多家媒体都在热炒一个新闻。说是在成都王府井商场,一位女子豪购商品,狂刷400万,商场为其特设收银台,结账时保安拉警戒线。23日傍晚,相关内容的微博在网络上发酵,并逐渐引来了大量的关注。24日经记者调查,家属辟谣说,女子确诊脑癌,用信用卡实际消费5万,并且已从昨天开始失踪,至今没有音信,希望大家不要继续传播谣言,造成二次伤害!



这则新闻之所以被热炒,主要是因为那名确诊癌症的女子在消费金额上被谣传。但是,在我看来,真正要引起大家关注的,应该还是那名得知自己患癌后的女子的心理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癌症是影响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2012年全世界大约有1400万新发癌症病例,癌症相关死亡为820万例,预计未来20年新发病例数约增加70%。中国国家卫计委信息统计中心资料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次才是是脑血管病和心脏病。可见恶性肿瘤已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随着乡镇工业化、居住城市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不合理生活方式的普遍存在,其发病率仍呈逐渐上升趋势和年轻化趋势。


癌症患者在知道诊断结果的短时间内,都很难接受这突如其来的事实,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对患者的健康是十分不利的,严重者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甚至生命。仅仅今年9月10日当天,在贵州和武汉就有两名癌症患者同日跳楼选择自杀身亡。因此,对于癌症患者及早的心理干预和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古希腊著名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


那么癌症患者可能会面临哪些心理问题,又应该重建哪些心理素质以应对不良情绪呢?


不少癌症病人患病后具有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一部分病人对癌症认识不足,以为癌症就是绝症,不治之症,采取治不治都一样的无所谓态度,不积极求治或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感到悲观、沮丧、失望、自卑、自弃烦躁、甚至自杀或暴力倾向等极端情绪。这就要求医生在对癌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也应加强心理健康的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加强心理的承受能力等。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疾病康复的基本保障。


长期以来,现代生物医学在研究肿瘤疾病时,基本上是从理化因素(放射线、致癌物)和生物因素(病毒、免疫缺陷、遗传等)两大方面考虑的;很少考虑心理社会因素与肿瘤之间的联系。随着癌症病人日渐增多,临床医生,尤其是肿瘤科医生在长期实践中发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肿瘤病人,经过同样的有效治疗后缓解,情绪乐观者复发率低、生存期长;情绪悲观者,复发率高、生存期短。医生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某些病人在确诊癌症后,惊慌失措、悲观绝望,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死亡;有相当多的癌症病人在诊断前,有过精神创伤,心理障碍,或性格是内向的或情绪是抑郁、沮丧的。 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模式早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实际上,不仅仅是癌症患者,许多患者的身体疾病或多或少都是心理疾病的躯体表达。心理问题是个现代病,和生活节奏缓慢的前现代社会相比,有心理问题的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大大提升。只要我们这个社会存在无法躲避的激烈的生存竞争,就会有人患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尤其是竞争的失败者。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可能向内走向自我破坏,也可能向外发泄。心理失控扭曲就有可能走向和整个社会对抗的不归路。


中国人的生存竞争是最激烈的,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如果作个调查,有多少人有心理疾患,数字一定惊人。有人戏言,中国人的神经最坚强,心理最脆弱。但心理脆弱的中国人,每万人有多少心理医生呢?每人平均一年看多少心理医生呢?又有多少人有心理健康意识呢?答案一定是触目惊心振聋发聩的!实话说吧,许多患者院内自杀或者伤医,不仅仅是医患间的矛盾纠纷,更多的或许都是有或重或轻的心理疾病,只是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罢了。


因为心理健康对大众根本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模糊得几乎都想不到,直到得了很严重的心理疾病时才开始不得不推测是心理出了问题,甚至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时候都不肯接受专业的心理干预与治疗。医学技术已经进入分子阶段,科学成果已经达到纳米水平,而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还是停留在多年前的重视高度,这已经不能够说是无知,几乎可以说是一种愚蠢。


国外对于每个人来说心理医师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中国一万个对一个咨询师的比例都不足,可见人们的观念与认识的肤浅程度。当我们每天因烦恼而感觉胸口压抑时;当每天为生活奔波而倍感压力时;当夫妻感情不和而冷战时;当预感到老公有外遇要出轨时;当孩子去网吧而不去学校时;当倍受情感的折磨而失眠痛苦时;当遭遇挫折失败而生无可恋时,这些无一例外的都涉及到了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心理干预的范围,需要医学心理学干预去运畴唯握、力挽狂澜。许多严重的暴力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干预完全可能得到化解,许多因病而濒临自杀边缘的生命也可能得到及时的挽救,这些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深思的。同时也希望,不论医患,对待这个世界,请温暖!

END

投稿吧


投稿邮箱:

【tougao@medlive.cn】

期待您的来稿!

相关标签: 天天抽烟,又害怕得肺癌?多吃这3样食物就对了!肿瘤治疗没有“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