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山

职称:教授 主任医师

现就职医院: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擅长:肝癌

陈敏山,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外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就职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胰科,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胰科主任,广东省医学重点学科-肝胆肿瘤科负责人,肝癌首席专家。

专业特长:

专门从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多年。临床上以外科为主,熟悉和掌握肝癌其它多种治疗手段,积极推广肝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分别有着数千例以上肝癌切除术、血管介入治疗(TACE)和射频治疗的临床经验,并掌握肝癌的肝脏移植、放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靶向药物治疗等多种方法。

教育执业经历:

1981年—1987年: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学习

1987年—1998年: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腹部外科工作

1996年—2000年:攻读中山医科大学在职博士生

1998年: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2003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进修

2008年至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科工作 。

科研与论著:

主持和参加近十多个国际多中心临床药物研究,并作为全球Steering Committee Menber和国内主要研究者主持了一项肝癌研究。

2010年受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委员会(CSCO)、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委托,主持和组织了全国相关专家召开了“肝癌局部消融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会议”,并于会议后执笔制定了以射频消融为模板的“肝癌局部消融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在国内6个杂志中刊登发表。同时,参与了“原发性肝癌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和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的制定,并负责其中局部消融内容的编写。

学术任职:

曾任国际肝胆胰协会(IHPBA)会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外科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微创介入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国际肝癌联盟(ILCA)会员(100569)、国际外科、消化道和肿瘤科医师协会(IASGO)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肝癌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第十七届)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肝癌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胆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吴价平医学基金会微创介入医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科技奖第三届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卫生部全国肿瘤规范化诊疗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保健办特邀专家、广东省医学会肝癌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理事、广东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理事、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医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癌多学科协作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肿瘤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成员、中山医科大学校友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山医科大学八七届校友会会长。

《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专家、《中国肿瘤临床》首席审稿专家、《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癌症》责任编委、《肝癌》编委、《肝胆胰外科杂志》编委、《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常务编委、《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编委、《临床肿瘤学杂志》编委、《医师》编委。

获得荣誉:

2004年 “中山医科大学杰出校友工作者”、2007年度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优秀科主任”、2009年 “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11年 “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 第五届“柯麟医学奖”、2012年度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优秀科主任”、2013年度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优秀科主任”、2013年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2013年度优秀会员、2013,2014年中国名医百强榜肝脏肿瘤外科TOP10DR、2014年 中山大学首届“中山大学名医”、2014年 “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度“岭南名医”、2017年度获首届“广东好医生”、2016年度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优秀科主任”。 

出诊时间: 周二上午(具体以当天公示为准)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