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抗癌小习惯

   2014年4月15日-21日,是第二十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全国各地都举行了相关活动。本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每届"宣传周"都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抗癌防癌科普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了防癌意识、增加了科学知识,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抗癌事业和科普工作的健康发展。

  虽然癌症看起来非常可怕,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让癌症远离我们。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一下日常抗癌的小习惯。

  学学日常抗癌小习惯

  1.不穿高跟鞋。发炎是人体的自愈过程,但长期发炎则可能导致心脏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并增加癌症风险。比如穿一些不舒服、不合适的鞋子会增加发炎几率,分散人体修复突变基因的"精力"。而具有缓冲、支撑作用的鞋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感染,降低患癌风险。

  2.打流感疫苗。另一个降低感染水平的方法就是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感冒。2010年《加拿大医学协会期刊》发表的研究称,每年注射流感疫苗可以预防心脏病发作。我通过分析这项及其他类似研究表示,两周持续发炎可增加很多疾病的风险,包括肥胖、中风以及癌症。

  3.不乱服保健药品。多项国际研究曾指出,很多人认为维生素E可以对抗有害的自由基,但是消除自由基并不见得就是好事。人体也需要创造自由基攻击癌变细胞。

  4.运动是抗癌基础。抗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避免久坐不动。久坐不动可以升高甘油三酯水平、血糖水平、血压等健康指标,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癌症风险。

  5.严格遵守作息规律。每天吃饭、睡觉遵守严格的时间可以将身体的压力降至最低。如果经常提前或滞后2-3小时,压力荷尔蒙皮质醇水平会突然升高,引发荷尔蒙变化。

相关标签: 当心!7个日常小毛病可能会致癌乳腺癌不是女人的专利 男人也会中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