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级文章共同聚焦癌症免疫疗法治疗效果

癌症免疫疗法已经有30多年历史了,这种疗法直接针对机体免疫系统,利用患者自身的抵抗力来杀灭肿瘤细胞达到抵御癌症的目的,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一个新方向,也是当前癌症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目前,很多研究人员非常关注癌症免疫疗法到底是否真的能够发挥预期疗效,有效帮助治疗癌症患者,本文中小编盘点了近期和癌症免疫疗法治疗效果相关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与大家一起学习!

【1】Neoplasia:“益生菌”促进癌症免疫疗法治疗效果

DOI:10.1016/j.neo.2017.08.004

最近,来自Harold C. Simmons癌症综合研究中心的研究者们针对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研究成果表明,肠道内存在特定微生物的患者会对癌症免疫疗法产生较好的反应。

过去40年来,癌症黑色素瘤的病例有着显著的增加,同时,癌症免疫疗法的问世也提高了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存活时间。然而,仍有一半左右的患者在治疗之后会出现复发的情况。

研究者们通过对39名接受免疫疗法的癌症患者的肠道微生物进行分析,发现其中一类微生物的含量与患者接受免疫治疗之后的反应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2】Immunity:重磅!科学家成功鉴别出能限制癌症免疫疗法治疗效果的特殊“制动机制”

DOI:10.1016/j.immuni.2017.09.012

新型的免疫疗法能够增强机体抵御癌细胞的免疫防御力,而对晚期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常常会促进患者机体部分肿瘤,甚至全部肿瘤复发,然而诸如这样的策略在治疗晚期癌症患者上常常会以失败告终,但其背后所涉及的机制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来自马格德堡大学和波恩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此前并未鉴别出“制动机制”,这种机制能够限制癌症免疫疗法的效率,相关研究结果刊登于国际杂志Immunity上,该研究或为后期研究人员开发新型癌症免疫疗法提供新的思路和机制。

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能够检测并且破坏病毒和细菌,而且其还能消灭发生突变的癌细胞,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新型疗法能够调整细胞免疫力,从而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杀灭作用,这种新型疗法常常被用来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而最近这种疗法也被用于治疗其它实体瘤患者,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很多癌症患者中,免疫疗法往往并不会或只会显示出暂时的治疗效应,如今全球的研究人员都在努力研究理解其背后所隐藏的机制。

【3】Cancer Cell:调节T细胞的代谢或有望增强癌症免疫疗法的作用效果

doi:10.1016/j.ccell.2017.08.004

近日,来自美国费城威斯达研究所(The Wistar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肿瘤中发现的能够参与肿瘤细胞杀灭的T淋巴细胞能够通过利用脂肪来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应对肿瘤微环境中氧气和营养物质的缺失,推动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酸或能帮助产生更多能量来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

实体瘤中肿瘤浸润性T淋巴细胞(TILs)的存在和患者较好的临床预后及患者对某些免疫疗法反应较好直接相关,这些细胞常常能从癌症患者机体中分离出来,同时能够在体外被改造后再次输入相同患者机体中用来治疗疾病;然而TILs的抗肿瘤效应的有效性常常会因细胞的功能不断丧失而受限,随着T细胞同肿瘤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竞争氧气和营养物质,代谢性的压力在T细胞的耗竭上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在某些不利的条件下,TILs的功能也会受损,从而就会降低其抵御肿瘤的潜力以及基于T细胞的免疫疗法的作用效果。

【4】Cell:重大突破!溶瘤病毒疗法有效改善癌症免疫疗法的疗效,总体反应率高达62%

doi:10.1016/j.cell.2017.08.027

免疫疗法有望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一种侵袭性的致命性的皮肤癌);但是对大多数患者而言,免疫治疗药物迄今为止辜负了人们的期望,提供很少的益处,甚至并不提供益处。在一项针对21名患者的1b期临床试验中,来自美国、瑞士、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测试了免疫治疗药物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和一种被称作T-VEC的溶瘤病毒组合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提示着这种组合疗法获得62%的反应率,而且可能要比单独治疗时表现得更好。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9月7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Oncolytic Virotherapy Promotes Intratumoral T Cell Infiltration and Improves Anti-PD-1 Immunotherapy”。论文通信作者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琼森癌症中心免疫学项目主任Antoni Ribas。

派姆单抗属于一类被称作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旨在绕过癌症保护自身免受免疫系统攻击的途径之一:肿瘤能够利用免疫检查点激活体内的天然保护性反应,因而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发起的攻击。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取消对免疫检查点的刹车,从而允许T细胞攻击肿瘤。

【5】阻断c-Rel蛋白有望增加癌症免疫疗法的疗效

doi:10.1016/j.cell.2017.08.004等

一项由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展的新研究提示着尽管癌症免疫治疗药物仅适合于治疗一小部分患者,但是一种如今被用来增加血液流动的仿制药可能能够提高这种治疗比例。

在黑色素瘤模式小鼠中,这些研究人员发现药物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被称作免疫检查点阻断药物)的疗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今经常被用来治疗黑色素瘤和其他的癌症。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9月7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NF-κB c-Rel Is Crucial for the Regulatory T Cell Immune Checkpoint in Cancer”。

免疫检查点阻断药物靶向肿瘤细胞或免疫系统细胞表面上的阻断杀伤性T细胞攻击癌症的蛋白。这些药物引发癌症治疗变革,但是并不适合于治疗所有患者。论文通信作者、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授Sankar Ghosh博士说,“比如,在晚期黑色素瘤中,它们的治愈率大约仅为20%。相比于之前的疗法,这是一种显著的进步。但是为什么它们并不适合于治疗剩下的80%的患者?肯定存在另一种有助于抑制免疫反应的机制。”

【6】J Clin Invest:新技术能够提高癌症免疫疗法与癌症疫苗的治疗效果

DOI:10.1172/JCI90895

疫苗与癌症免疫治疗的核心是相同的:即通过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能够更好地清除靶向物质,不管是微生物还是癌细胞。这两种治疗手段均依赖于CD8+ T细胞,即一种能够发挥杀伤性作用的T细胞类型。最近,来自加州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者们通过小鼠试验证明激活细胞蛋白酶体的药物能够促进CD8+ T细胞向记忆性细胞方向转化。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提高疫苗以及免疫疗法的治疗效果与维持时间。

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上。

"我们已经知道激活后的CD8 T细胞能够发生定向分化,形成杀伤性T细胞或记忆性T细胞",该研究的通讯作者,来自UCSD的副教授John T. Chang说道:"然而,我们并不清楚CD8+ T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成分的分布情况"。

【7】Nature:预测癌症免疫疗法疗效?这个简单数值是关键

尽管基于阻断 PD- 1 受体蛋白的癌症免疫疗法在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的已经取得了显着成功,但仍有一半以上的患者无法获得持续的疗效。出现该现象的一种可能原因,是这些抗 PD- 1 抗体药物在许多患者体内未能起到生物学效应。然而,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这些治疗无效的患者中,有 80% 实际上在接受治疗后产生了 T 细胞响应。

Pembrolizumab(商品名 Keytruda)就是这样的一种已上市抗 PD- 1 检查点抑制剂抗体药物,其可将 PD- 1 受体这一限制 T 细胞活性的“阀门”打开,以允许 T 细胞增殖并更强烈地对癌细胞做出免疫反应。

活化 T 细胞数量的增多为什么没有在这个患者群体中带来相应的肿瘤缩小呢?最近,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可以帮助医生实时确定哪些患者会对治疗无效,并决定可以如何施以额外的疗法来提高抗肿瘤效果。

【8】Science子刊:靶向肿瘤血管可提高癌症免疫疗法功效

最近,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科学家发现,通过阻断调节肿瘤血管生长的两种蛋白质,可改善癌症免疫疗法的功效。

癌症免疫疗法旨在增强或恢复患者的免疫系统(主要就是T细胞)识别和攻击肿瘤的能力。然而,肿瘤可以采取数种策略来抵抗免疫攻击,使得癌症免疫疗法仅在少数患者中有效。例如,肿瘤可促使血管新生,以阻止T细胞到达肿瘤。现在,EPFL的科学家可通过两个蛋白靶点,重新编程肿瘤血管,来改善针对不同癌症类型的免疫疗法的疗效。这一研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科学》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这两个重要的靶点就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血管生成素2(ANGPT2)。肿瘤可产生这两种蛋白质,以刺激新血管的生长。因此,如果将VEGFA和ANGPT2阻断,则可抑制肿瘤血管的新生,限制肿瘤获取氧气和营养物质。

【9】纳米药物联合疗法增强癌症免疫疗法疗效!

新闻阅读:Nanoparticle treatment could improve immunotherapy against cancer

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UNC)莱恩伯格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发明了一种帮助释放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药物疗效的新策略——他们将两种化合物结合在了一个纳米颗粒上。

“我们的数据显示两种化合物结合在一个纳米颗粒中将使免疫治疗更有效。”UNC莱恩伯格综合癌症中心成员、UNC医学院放射科学系副教授、研究通讯作者Andrew Wang博士说道。

研究人员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2017年年会上展示了这项初步研究的结果,他们使用纳米颗粒提高了免疫检验点抑制剂药物的免疫治疗疗效。他们使用纳米颗粒将检验点抑制剂与T细胞激动剂结合在一起治疗癌症。

T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但是它们在自然情况下不会攻击癌细胞,因为它们无法识别癌细胞是入侵者。T细胞有检验点,就像红灯一样可以保证T细胞不会攻击体内的组织。检验点抑制剂可以去掉红灯,这样T细胞就不会攻击癌细胞,但是这并不足以帮助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为了提高T细胞攻击癌症的反应,研究人员正在关注一种叫做T细胞激动剂的潜在药物,这种药物可以增加T细胞的活化,帮助免疫系统更有效地杀伤癌细胞。

【10】Nanoscale:新型纳米疫苗可增强癌症免疫疗法的效应 降低副作用

doi:10.1039/C5NR08821F

最近,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Nanoscal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家生物医学成像和生物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纳米疫苗,其可以帮助开发出治疗癌症免疫疗法的新方法而且降低疗法的副作用;这种纳米疫苗可以有效运输特殊的DNA序列至免疫细胞中,这种来源于细菌DNA中的序列可以被用来诱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同时该疫苗还可以保护机体中的DNA免于被破坏。

肿瘤可以通过抑制免疫系统识别并杀灭癌细胞的能力来逃脱免疫系统的攻击,而免疫疗法的目的就是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以便其可以更加有效地对肿瘤发起攻击。免疫疗法的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将未甲基化的胞嘧啶-鸟嘌呤寡聚脱氧核苷酸(CpG)的外源序列引入到机体中,CpGs是一种存在于细菌中但在哺乳动物机体中非常罕见的不同于DNA序列的模式,当其被注射到人类机体中时,CpGs可以扮演一种危险的信号来诱发免疫反应;近日多项临床试验都将CpGs直接注射到肿瘤中来作为一种方法,去激活附近的免疫细胞使得免疫细胞可以攻击肿瘤组织。

Cell:细胞治疗领域观察者

长按识别二维码,轻松关注



相关标签: 研发日报丨罗氏有望带来全新肺癌一线疗法何为三阴乳腺癌?三阴乳腺癌真的那么可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