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 治疗癌症的一把利刃

由于精准度提高到了亚毫米级,对正常组织的保护更好,放疗逐渐成为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2017年11月10日,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放射肿瘤治疗学年会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医疗机构拥有的用于癌症放疗的医用加速器,从每百万人口0.87台,提升到每百万人口1.42 台。


可即便如此,这一配置水平仍达不到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的平均水平。WHO建议的标准是,每百万人口需要配备3到4台加速器,方能实现理想的癌症治疗整体效果。在多年以前,美国的这一数据就达到每百万人口12.4台。


放射治疗是癌症治疗的主流方式之一,该技术依托于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影像定位技术,能更准确定位肿瘤位置。由于精准度提高到了亚毫米级,对正常组织的保护更好,放疗逐渐成为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中国民众缺乏对放疗的认识等因素,患者的放疗使用率偏低。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的一份研究显示,中国本应接受放疗的癌症患者中,约60%的患者未接受过放射治疗。


从辅助到主流


放射治疗是用各种不同能量的射线照射肿瘤,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


“对于无法过麻醉关的老年癌症患者,癌细胞多处扩散的患者,与一些无法手术的癌症患者,比如鼻咽癌患者,放疗是最佳选择。”瓦里安公司全球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张晓说。

瓦里安公司全球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张晓博士。(资料图)


临床实践证明,超过70%的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需要使用放射治疗,约有40%的肿瘤可以通过放疗治愈。肺癌、肝癌、肾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常见肿瘤,都可以采用放射治疗。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放射治疗尚处于普通放疗阶段:癌症患者在接受完切除手术之后,通过放疗来进行辅助治疗。彼时,放射治疗的精准度有限,临床医生在治疗中无法对肿瘤位置精准定位,无法根据肿瘤的形状调节射线的强度。


直到CT与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人们对身体内部构造的立体形象有了相对清晰的认识。直线加速器能够通过三维技术重建出来的肿瘤部位和大小,有选择性地对从不同角度入射的束流进行调整,实行调强放疗。


“锥形束CT技术出现后,可以在治疗现场看到肿瘤的实时影像,并和以前的影像进行对比,进一步提升了放疗的精准度。”张晓说,如今的技术可以实现在患者体内用电磁GPS技术追踪运动器官。对于瘤体移动的肝癌与肺癌,这一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精准度。


精准度的提升,带来照射次数的减少。过去的普通放疗,患者一个疗程一般要接受25到30次的射线照射;随着精度和准度的提高,加速器可以实现高剂量大分割,一次照射的剂量是过去的几倍、甚至二十几倍,有些癌症通过3到5次照射就可以去除。2012年,瓦里安推出的Edge系统,实现亚毫米级的精准度,可在肿瘤周边实现剂量的快速跌落。

(资料图)


发端于欧美的放射治疗,在发达国家是主流的肿瘤治疗手段,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有超过50%的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过放疗。而中国的使用率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的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需接受放疗的肿瘤新发病例为429万人,全年接受放疗患者数约为91.9万人,占新发患者需要接受放疗的21.4%。


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癌症数据报告,中国每天约一万人被确诊患癌,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美国的癌症筛查率高,确诊的癌症中早期率高于中国,再加上百万人口放疗加速器数量达到12.4台,大多数早期癌症都可以通过放疗得以治愈。”张晓说,相比之下,“国内民众对于放疗认识普遍不足,加速器的配备也远远不够。”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的研究显示,我国医院普遍放疗设备不足,优势放疗资源与技术集中在中心城市、大医院,很多基层医院的技术与设备水平滞后、标准化和流程化欠缺等,是制约肿瘤放疗水平的突出问题。


智能放疗加快治疗速度


中国癌症的放疗普及率不高,除了放疗设备配备有限、民众认识不足外,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限制条件之一。


在放射治疗流程中,放射肿瘤学医生根据患者的肿瘤情况,来确定照射射线的位置与能量。不同于一般疾病的诊疗,制定放疗方案时,往往需要专业的剂量师,根据肿瘤的形块、位置,计算出从哪个角度照射,让射线最大程度照在肿瘤上,同时对正常组织造成最小的伤害。照射后,需要物理师从质量控制的角度,评估治疗的有效性。


在发达国家的医疗机构,物理师与剂量师是放疗相关科室的必备岗位,而国内医院中没有剂量师这一岗位,物理师同时要完成两个岗位的工作。


国内也缺乏专业的物理师。在美国,放射肿瘤学医生与物理师的比例为1∶1。而中国约有1.5万名放射肿瘤学医生,却只有3300多名物理师。“即使这仅有的3300多名物理师,也大量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张晓说。


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侯岩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放射肿瘤治疗学学术会议上,将“如何提升县级医院放疗能力”作为四个问题之一,请放射肿瘤治疗学会与放疗界共同思考。


更智能化的放疗仪器,在精度、速度上不断提升,可将人为干预因素降到最低。帮基层医院解决缺少物理师的问题,提升放疗能力。如瓦里安新推出的智能放疗RapidPlan,基于大数据技术,将以往的大量癌症放疗方案制作成数学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肿瘤状况,可快速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癌症患者通过RapidPlan方案进行诊断,可找到针对自己癌症类型的最佳治疗方案。预置模型使治疗方案的制定,从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缩短到十几分钟,“有多种癌症模型的技术支撑,RapidPlan可以帮物理师快速创建治疗计划,并且缩小因物理师经验不足导致的不同计划之间的水平差异。”张晓说。


据介绍,瓦里安在今年的北美放射肿瘤学会年会(ASTRO)上推出的Halcyon系统,简化了放射治疗中的流程,目前正在等待中国相关部门的审批。


全产业链布局不求“大而全”


作为全球放疗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瓦里安医疗系统公司在不断提升放疗设备的精度、速度、性能的同时,与全球医疗机构、研发机构合作,不断更新癌症治疗整体方案。


11月,瓦里安医疗先后与雅居乐地产公司和高达资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瓦里安将与这两家公司分别在第三方独立放疗中心、康养中心、质子医院等医疗及地产项目,和国际先进肿瘤药物、器械以及治疗设备等方面进行合作。


从上游医疗设备供应商,到肿瘤医疗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瓦里安的转型,始自今年9月份北美放射肿瘤学会年会上的宣言。基于70多年的癌症诊疗经验、医疗大数据,该公司将进行从放疗设备供应商,转型为以服务于患者癌症诊疗全周期为主的癌症全生态公司。


“不排除有一天,你会听说瓦里安做跟手术有关,或者介入外科、分子影像等相关的业务。”张晓说。此前,瓦里安已经跟投了癌症早期筛查公司Grail。


围绕放疗设备,建立一个癌症诊治的生态环境。在这个生态环境中会有一条完整的医疗链,“我们将促成实现美国的癌症诊疗愿景:早筛、早诊,然后通过广布的放射外科实现早治,最终提高癌症五年生存率。”张晓说。


在这个链条中,专业放疗科室的建设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很多医院将本应投在放疗科室的资金,大量放在影像科。张晓表示,瓦里安未来将整合资金,推动以社会办医的形式创办放疗中心。美国放射治疗的推广与广泛使用,便得益于大量专业的独立放疗中心。


从2016年至今,为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推进分级诊疗,我国相继推动一系列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创建独立的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血液透析机构、病理诊断中心四类辅助科室。“对于独立的诊疗机构,社会资本是准备好的,需求是刚性的,我们在等待一些政策的细则下来。”张晓表示。


大数据资源,也是医疗产业重点开发的领域。“在瓦里安的系统里,每天有大量数据在积累,这些数据对于患者治疗、医学发展都是宝贵的资源。”张晓举例说,仅在江苏省某医院,3台仪器在14年间就治疗了60多万人次,同时也积累了60万份数据资源。


“我们要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而不是一个医疗场所;不做大而全,而是进行一些能够落地的、与合作伙伴共享资源的项目,切实地为患者提供全面、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张晓说。

相关标签: 抗癌新药开发有了新思路“胃炎”男子自买胃药服用 3个月后查出胃癌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