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EHA | 赵维莅教授解读 :泽布替尼单药治疗复发/难治边缘区淋巴瘤研究结果
第25届EHA于2020年6月11-21日隆重召开。EHA是血液领域最重要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汇聚了众多学术成果和前沿进展。百济神州的新型BTK抑制剂泽布替尼(百悦泽)作为首个海外上市的自主研发抗癌新药,于2020年6月3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本次EHA会议公布泽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边缘区淋巴瘤的研究结果。
赵维莅教授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科技部领军人才
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内科常务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实验血液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抗淋巴瘤联盟副主席
《PATHOBIOLOGY》、《BIOMARKER RES》、《中华血液学杂志》、《临床血液学杂志》、《白血病淋巴瘤》编委
研究背景
边缘区淋巴瘤(Marginal zone lymphoma,MZL)是最为常见的淋巴瘤之一,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5%-15%1。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是MZL关键活化信号通路,其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是BCR信号通路的关键调节因子,可以介导B细胞的分化、迁移和细胞存活2-4。相比于化疗方案治疗MZL,BTK抑制剂显示了更高的有效性和可以耐受的毒性5。
泽布替尼作为强效、专一的BTK抑制剂,可以实现对BTK最大化的占有,同时减少对TEC、ITK和EGFR家族激酶的脱靶抑制6。AU-003研究是泽布替尼的首项人体内I/2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泽布替尼治疗B细胞肿瘤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抗肿瘤活性。本次EHA会议报道了AU-003研究中复发/难治MZL人群的研究结果。
研究设计
AU003试验中包含了20例复发/难治MZL患者,其中17例接受160mg bid,3例接受320mg qd,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耐受。有效性终点包括了根据Lugano2014疗效评价标准获得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的患者比例。
图1 AU003试验设计
研究结果
研究入组了20例复发/难治MZL患者,中位年龄为69.5岁,其中65%患者年龄>65岁,15%患者年龄>75岁;淋巴结外MZL占45%,淋巴结MZL占25%,脾脏MZL占30%;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2,其中RCVP为最主要的既往治疗方案。
图2 入组患者基线特征
中位随访27.1月,研究者评估的ORR(总缓解率)为80%,CR(完全缓解率)为15%;中位TTR(起效时间)为2.8个月,18个月DOR(缓解持续时间)为66.2%,24个月PFS(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9.4%,24个月 OS(总生存率)为83.2%。
图3 研究中评估的最佳疗效
仅有1例患者因为AE(不良事件)导致治疗中断,没有5级AE的发生。受到关注的不良事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30%,仅有1例患者发生大出血,1例患者发生高血压。值得注意的是,房颤事件的发生率为0。
图4 受到关注的不良事件
研究结论
泽布替尼在MZL患者中显示了深度且持续的缓解。因AE引起的治疗中断十分罕见(仅1例),没有5级AE的发生,研究中没有观察到房颤的发生。
专家点评
边缘区淋巴瘤(MZL)是最为常见的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之一。根据2016版WHO淋巴瘤分类,MZL可以分为3个亚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NMZL)和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随着对MZL发病机制的不断了解,靶向药物在MZL治疗探索方兴未艾,免疫调节剂(IMiDs)、PI3K抑制剂和BTK抑制剂等靶向药物在MZL治疗地位逐渐凸显。
边缘区淋巴瘤通常和慢性感染相关,这可能会诱导BCR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导致B细胞存活和分化的异常。BTK是BCR细胞内途径的关键组成部分, BTK抑制剂通过和BTK结合,有效抑制其活性,从而调控BCR信号通路,抑制B细胞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泽布替尼单药治疗复发/难治MZL的研究中,研究者评估的ORR高达80%,并且没有房颤的发生。泽布替尼通过结构优化,实现了对BTK持久抑制,并且减少了因脱靶效应所造成房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泽布替尼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BTK抑制剂,在治疗复发/难治MZL显示了深度持久的缓解和良好的安全性。希望随着泽布替尼在中国的获批上市,能够惠及更多的患者,给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 Zucca E, et al. Ann Oncol. 2020;31:1721.
2. Rickert RC. Nat Rev Immunol. 2013;13:578591.
3. Choe H, Ruan J. Oncology (Williston Park).2016;30:847858.
4. Aalipour A, Advani RH. Br J Haematol. 2013;163:436443.
5. Noy A, et al. Blood. 2017;129:2224-2232.
6. Tam CS, et al. Blood. 2019;134:85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