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娃牙疼一个月,一查竟是白血病

孩子牙疼了一个多月,经过治疗一直没有完全好转,最终在南京儿童医院被查患上恶性血液系统肿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白血病。

牙疼一个多月,一查竟是白血病

8岁多的洋洋(化名)大概从一月初开始,就嚷嚷着牙疼,由于洋洋当时扁桃体发炎,并伴有发烧,家长以为这可能是炎症导致的,就没有太在意。一周后洋洋的扁桃体炎症消退了,但牙疼的症状并没有缓解,妈妈便带着洋洋去当地医院看了牙科。经过医生的检查发现,洋洋的牙龈增生肿胀,并且增生的牙龈已经覆盖了部分牙齿,医生初步怀疑是牙周炎,开了点药就让洋洋回家休息了。

按照处方吃了几天药后,洋洋的牙疼确实有所好转,但没几日就复发了,妈妈此时怀疑或许这个牙疼并不是牙齿的问题,于是,带着洋洋来到南京儿童医院。门诊的医生听闻了洋洋的情况后,决定先做个血常规,筛查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性。初步结果显示,洋洋的血液指标确实很不正常,再通过进一步的化验,确诊洋洋牙疼的最终原因是恶性血液系统肿瘤,即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无故发烧、贫血、牙疼,均有可能是血液病

南京儿童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周莉介绍说:“一般来说,白血病患儿的主要病症是发热、面色苍白、乏力、淋巴结肿大、皮肤出血点或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初期症状与感冒有些相近,像洋洋这样表现为牙龈肿痛的情况比较少见,较难早期发现。好在洋洋获得了及时的诊断治疗,如果再拖几个月,就可能引起白血病细胞多脏器浸润,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感染、重度贫血、严重大出血等并发症,直接危及孩子的生命。”

对于门诊检查血常规,医生常常会遭到家长的质疑“宝宝这么小,不能查”、“不就是感冒吗,有什么好查的”。其实,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血常规是最常规的检查,不仅能反映身体中的炎症情况,也可以初步筛查出一些血液系统疾病,例如:白细胞疾病(粒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嗜酸粒细胞增多),血小板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多种贫血(营养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以及血液肿瘤性疾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等)。

对于孩子来说,各类血液肿瘤系统疾病能够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治愈的希望也就越大。然而,因为血液肿瘤性疾病早期常常较为隐匿,病情拖延后,各种并发症相继出现,从而增加了治疗难度;本可以治疗的疾病,可能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影响孩子未来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危及生命。

周莉呼吁,血常规检查给孩子带来的痛苦并不大,还能早期初步筛查出各种疾病,如果医生要求做该项检查,那肯定是为了诊断的需要,建议家长积极配合,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才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通讯员 张艾萱 吴叶青 记者 于丹丹)

相关标签:早期症状 看得清,才能抓得准:智能 DNA “纳米医生”用于肿瘤的激活式成像与治疗糖尿病患者肿瘤患病率明显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