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龙:世界“肺癌克星”中的首张华人面孔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的数据,全球每年死于肺癌的患者人数多达170万例,且依然处于趋势上升阶段。
 
2015年9月6日,在美国举行的第16届世界肺癌大会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被授予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杰出科学奖,这是这一奖项40年来首次颁给华人科学家。这不仅仅是给吴一龙教授的个人荣誉,更意味着中国肺癌精准治疗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 吴一龙教授


 
正如IASLC颁奖时对他的评价:“吴一龙教授,代表着肺癌研究历史上的中国贡献,尤其是靶向治疗为全世界树立了榜样,国际尤其亚太地区晚期肺癌靶向治疗原则、治疗指南大部分出自中国。”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肺癌关系的发现者,美国哈佛大学Lynch教授这样评价吴一龙:“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I have valued our opportunities to work together. Your contribution to lung cancer globally has made a huge impact for patients around the world.(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很珍惜我们在一起工作的机会。你对全球肺癌的贡献给世界各地的病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今天,2017第十一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在京揭晓,吴一龙教授凭借在肺癌精准治疗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得“杰出成就奖”。
 

 
 
 

 
把肺癌变成“可控可治的慢性病”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肺癌治疗领域,采用的都是无选择性、面向所有患者的试错治疗:医生根据经验给患者用药,一种药无效再换另外一种。一种肺癌的治疗药物,在这个患者身上起效,在另一位患者身上可能没有作用。
 
吴一龙教授直言,自1982年毕业到2000年,他在肺癌领域工作18年,也在混混沌沌中探索了18年。他目睹了传统“一刀切”的治疗方式给肺癌患者带来的伤害,也深刻地感受到推动肺癌精准治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000年,这一切迎来了转机。他从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获悉一种口服新药正在美、日等国临床试验,药物的有效性呈现了东西方人群差异,他因此留了心。2001年,吴一龙开始为中国晚期肺癌患者争取新药试验,发现使用新药的中国病人临床有效性特点:女性、不抽烟、肺腺癌。具备这些特点的患者,药物有效率达50%,但当时他还不能解释为什么。
 
直到2004年,美国两个研究小组首先发现非小细胞肺癌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驱动基因。吴一龙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契机,发现EGFR对中国人来说就是特别的驱动基因,EGFR在东亚人群突变率很高,约占所有非小细胞肺癌的30%,而在西方人群则少于10%。2005年,这一研究成果正式发表,引起业界轰动。
 
与此同时,靶向治疗也一直在进步,靶向药物陆续问世,吴一龙团队的临床科研一步步转化为成果,通过对EGFR、ALK?等基因突变不断深入研究,让这一类肺癌晚期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到39个月。在此期间,团队的3项研究还改变了全世界的肺癌治疗指南,这是中国临床医生对世界范围内抗击肺癌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然而肺癌一直处于不断地演变中,肺癌研究者们与肺癌的交锋也从未停止。目前,吴一龙教授率领下的肺癌研究所团队已经找到10多个潜在的基因突变靶点,覆盖85%以上的肺腺癌驱动基因,为肺癌的精准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很多晚期肺癌患者来到肺癌研究所,把这里当做最后一线希望。截止目前,吴一龙团队已经成功帮助超过百名晚期肺癌患者,从疾病的魔掌中为他们争取了5年甚至10年以上的生存期。
 
“我的希望是,再过大概5到10年,治疗肺癌可以像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通过终身服药就能控制,成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吴一龙说。
 
理性与情怀一个都不能少
 
吴一龙教授始终认为:一位好医生必须兼具人文情怀。这与他1988年初到德国留学时的一次经历有关。
 
有一天,他跟着老师参加一次手术安排的讨论会,一群医生们站着,两位白发老者坐着,看样子像是两位“老教授”,大家对他们态度十分恭敬。
 
在医生们逐一发表对病情的诊断意见后,吴一龙等着两位“老教授”总结陈词,出乎意料的是这两位老者就是患者,他们听了讨论会全程,在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之后,对医生推荐的治疗方式做出了选择。
 
那一刻,吴一龙突然明白,原来医生就应该这样,要科学严谨地告知患者真实的病情,并且让患者有尊严地去选择和对待自己的生命。
 
理性与关怀,一个都不能少。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这一直是吴一龙秉持的行医准则。从为28岁女性患者一次性切除双肺两个肿瘤,到把罹患胸腔恶性畸胎瘤的一名幼儿园教师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吴一龙不断从病魔的手中挽救着一个个生命。很多时候,他凭借的并不仅仅是医学上的理性判断,而是出于必须尽力挽回患者生命的情怀和使命感。
 
“时时刻刻、永永远远记住生命是脆弱的,需要用心去呵护,我们便能坦然面对一切疑虑的眼神,用充分的尊重和有效的沟通,去化解一切不信任的眼光。一个医生的良心和良知,就是从医的底线。”
 
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从事的是一项永远不能完美、永远存在遗憾的事业。而尽可能地减少遗憾、尽可能地要求完美、尽可能地完善知识,则是他对自己一贯的要求和不懈追求的目标。
 
一切源于对生命的敬畏
 
在率先发现靶向药物“易瑞沙”对东亚人种的特殊有效性之后,吴一龙教授面临了另外一件头疼的事:靶向药物在实际临床应用时具有局限性。以“易瑞沙”为例,一名肺癌患者一个月用药费用需要1.5万元。很多急需诊治的患者在高昂的医疗费用面前望而却步,最终贻误了治疗。
 
为了让这些靶向药能够拯救更多的患者,吴一龙教授做了一件看似与自己本职工作无关的事。他与广州市医保局协商了整整两年,终于在2010年,医保局同意将价格不菲的“易瑞沙”和“特罗凯”这两种肺癌靶向药物纳入广州医保,肺癌患者每月只需要承担1000到2000元就能吃上救命药。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吴一龙教授曾经不无感慨地说:“一个人的力量有限,真正的大医不是一天多看几个病人,而是要整合所有的社会资源,惠及更多的患者。现在越来越觉得,一辈子,能做一两件对民众有益的事情,就很满足了。”
 
在匆忙奔走于病床和手术室之间的数十年里,吴一龙教授已经从最初听到肿瘤医院里悲伤的哭声会感到心悸的少年,成长为一名沉着睿智悬壶济世的名医大家,但是,他心中对于生命的敬畏和拯救病患的初心,始终如一。
 
“有人说,医生是冷血的动物,面对着死亡,居然是冷静、冷峻甚至冷漠。殊不知,和病魔斗智、与死神抗争,恰恰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一丝淡定、这样的一份从容、这样的一种泰山崩而心不乱的精神。只有对生命的敬畏,才有医生的一生努力,才能成就一位医者的价值和意义。”吴一龙教授在一段手记中写道。(医学导航 med123.com)

 

相关标签: 又一位明星因为鼻咽癌离世了!ASH最新:DNA测序精确治疗多发性骨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