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食品的真相:是炒作还是真的管用?
癌症,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很遗憾,虽然医学的发展在不断进步,但至今,癌症的发病机制在总体上依然是个未解之谜。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
我们还没有真正搞懂人究竟是怎么得癌症的。
我们只知道,癌症是由年龄、性别、体重、遗传因素、环境、职业性质、生活习惯、锻炼、饮食、病毒或细菌感染、人体免疫力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长年作用下的结果。
甚至,影响因素中还包括运气。
在这个未解之谜面前,单凭一种或几种食物,就说能预防或治愈癌症,实在是无稽之谈。
所谓抗癌食物,大多是商业炒作
无论广告打得多么璀璨,其宣称的原理无非是抗炎、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排毒等等。这看上去好像很有道理,然而却根本经不起推敲。
1.抗炎抗氧化?
有这些效果的食物实在很多,比如深海鱼类、五谷杂粮、深绿色蔬菜、坚果大豆等等。
2.提高免疫力?
一个虚无飘渺的概念:吃了怎样的食物就能提高多少免疫力,这方面的严谨科学研究几乎可以说是不存在。
3.排毒?
毫无确切根据的著名「伪科学」名词。
所谓抗癌食品,要么是靠商业刻意包装炒作出来的,要么是生搬硬套概念、本质上并没有任何神奇之处的普通食物。
而且,癌症的诱因这么复杂,即使某些食物真的有一些抗氧化或抗炎的价值,也远远达不到大家期望的「吃了就能不得癌症」的幻想。
举个例子,不少西方人迷恋蓝莓,认为能有效预防结肠癌。
但问题是,一方面,其他富含纤维的蔬菜都有同等甚至更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假如天天狂吃蓝莓的人患有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又不去医院接受治疗和监测,身材肥胖又从不运动,那么他患结肠癌的风险依然远高于普通人,蓝莓的效果很小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动物实验有效≠人体有效
动物实验显示有效!!
广告语雄赳赳气昂昂,可谓自信满点。当然了,这是不少所谓抗癌食品的厂家借用专业领域门槛,忽悠消费者的法宝之一。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并不。
所谓的动物实验有效,常常是这样的:
往实验鼠身上种植恶性肿瘤,然后再投喂某款抗癌食品,结果观察到肿瘤生长受到抑制,于是就成了广告里大肆宣传的依据。
但实际上,小鼠与人体的代谢差异巨大。在小鼠身上起效的某种食品,完全有可能在人体内毫无效果。
而且,动物实验的条件管理严格,常常需要严格控制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但我们的日常饮食,怎么可能实施同样的待遇?
因此,动物实验有效绝不等同于人体内也有效。
含有抗癌物质,不等于抗癌食物
这又是一种商家常用的陷阱。
以红酒为例:
动物实验发现红酒中含有一种被称为白藜芦醇的物质,而这种物质对一种凶险的皮肤癌——恶性黑色素瘤具有抑制作用。
你已经打算开始豪饮红酒了?且慢——世界上无人能够通过喝红酒来享受到白藜芦醇的益处。
这是因为,如果想要从红酒中获得与动物实验相当的白藜芦醇,你得喝下整整2500杯红酒,早就会因为酒精中毒而死去不知多少回。
而且,食物的成分非常复杂,这个成分抗癌了不代表其他成分就一定不会致癌。
比如韩国泡菜,也被许多厂商吹捧为富含抗氧化物质的明星抗癌美食。但韩国泡菜的另一面却是高盐,这会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
没有抗癌食物,但有健康饮食
难道真的吃什么都不能抗癌吗?
并不。没有神奇的抗癌食品,但不代表没有健康饮食。
美国癌症研究所指出,均衡的膳食、提高膳食中果蔬的占比且种类丰富多样,就能在总体上有效降低癌症的风险。
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各种蔬菜水果换着吃。并不需要拘泥于某一种食物,那其实并不重要。
对于健康人群,与其迷信某款抗癌食物,不如趁早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