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是一类心身疾病 多受情绪影响
1、心身疾病涉及身体各大系统数十种疾病
人类疾病中,介于心理与躯体之间的病就是心身疾病。“这其中,一部分是精神心理因素长期作用于躯体导致躯体得病,另一部分是躯体疾病导致心理出现问题。”他指出,很多肿瘤就是一种心身疾病,发现肿瘤后带来了抑郁和焦虑,导致自杀;而对典型的高血压来说,心理干预可减少服用高血压药物的量。
符力指出,70%以上的内科门诊病人是心身疾病。他称,心身疾病的具体机理为负性情绪、不良人格、错误认知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影响各内脏器官的功能,从而发生病理变化,引起疾病。用单纯生物医学治疗措施收效差。
常见的心身疾病可涉及消化、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神经、泌尿生殖等近十个系统数十种疾病,如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湿疹、甲亢、月经紊乱、腰背痛等,还有最让人闻之色变的恶性肿瘤,包括乳腺、子宫、卵巢肿瘤和肺、肝、胃癌。抑郁障碍还会与很多病共病,如老年痴呆、糖尿病、帕金森病、慢性疼痛、心血管病、卒中、肿瘤等。
2、肿瘤是一类心身疾病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广东省的肿瘤发病率比全国整体水平高出23.5%;死亡率比全国整体水平高出7.5%。广东每死亡5人,就有1人死于癌症。而据今年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广州市民的癌症发病率已上升到248/10万,死亡率144/10万。广州市800万户籍居民中每年新发癌症病人2.2万人,0-74岁居民累积发病率为22%。
肿瘤也是一项心身疾病!大量临床数据显示,90%以上的肿瘤患者与心理、情绪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精神创伤、不良情绪都有可能成为癌细胞的促发剂。符力表示,癌症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历多次突变。当人体接触危险因素20-30年后,细胞发生癌变;经过8-10年,癌细胞增大到1cm以上;再经过2-3年,就可发展到无法控制夺人命。从正常细胞发展成恶性肿瘤,大多经历10-30年的“癌前病变”阶段,“癌前病变”一般是可逆的。若是能在“癌前病变”阶段甚至更早时解除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这一心身疾病就可能及时停止。“心理可以影响和改变细胞行为,可以影响DNA变化。”
3、大部分体检中心缺少心理健康体检
随着体检的普及,年度体检帮助不少人筛查出身体方面的异常,然而,传统体检项目却经常“忽视”心理健康的评估。“现在处于都市生活的人们,尤其是长期处于高压行业的人群,比如公务员、媒体人、金融行业从业者等,心理问题、情绪问题一直未受到大家的重视,只有出现严重问题,人们才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符力指出,大部分体检中心缺少心理健康体检。“在体检报告和建议中缺少心理健康指导;有些单位员工可能会出现工作压力大、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的心理危机事件,却没有预防和及早发现。”
“有这样一批病人,去医院看病,都说是精神因素引起的;做了无数的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老说身体就是不太舒服但又说不清楚是哪里不舒服……他们应该进行心理体检。”
他表示,现在倡导的是健康新概念,即心理、生理、社会功能各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疾苦。要生理健康可通过健康体检,要心理健康可通过心理体检和心理健康管理,要社会行为健康也是通过心理体检,所以要健康,就要生理体检和心理体检结合,并进行全面健康体检。
今年4月,北京健康管理协会发布了《北京市健康体检专家共识》,心理体检首次被列入健康体检项目,在全市体检中心推广心理体检项目。特别是在征兵体检、干部招聘、入职聘用、新生入学、领导干部任用和调整。
4、有了心理体检,还要有管理干预
符力表示,心理体检项目有很多种,比如心理健康(90项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测试、抑郁自评测试、成人压力测试)、人格测验(艾森克个性问卷、A型B型性格测试)、职业测评(职业适应能力测试、职业倦怠测试)等。在选择心理体检项目时,可以事先咨询专业的体检人员,提供职业、家庭、其他症状等信息,搭配最适合自己的测试项目。
但是,仅有心理体检还不够,还要管理。
心理健康管理案例发现,心理亚健康的比例为48.7%,而重度心理问题的有1.8%。使用心理干预处方后,自我评价为心理健康意识明显提高者82.1%,心理健康状态明显提高者占69.8%。
“有的人寻求网上或买书进行心理健康自测,首先,网上的自测未必专业,什么情况、什么职业要做什么量表是有讲究的,应该在专家指导下做适合的量表;另一方面,自测测完后没人管,没法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也达不到心理体检的目的。”
(实习编辑: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