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人体免疫 “先锋卫士” NK 细胞的策略全解析
在肿瘤与病毒感染的免疫战场中,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细胞)堪称 “第一反应者”,犹如敏锐的哨兵,能够自发察觉体内异常细胞,并凭借细胞毒性作用迅速将其剿灭。与此同时,NK 细胞还会释放各类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如同吹响集结号,招募并激活其他免疫细胞,从而启动适应性免疫反应,在人体免疫防御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今,NK 细胞已然成为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关键靶点。那么,究竟如何激活人体免疫的这位 “第一反应者”——NK 细胞呢?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NK 细胞的激活受一系列激活与抑制受体转导信号之间动态平衡的精妙调控。正常细胞表面表达的 MHC - I 分子,宛如一面 “免战牌”,可引发 NK 细胞的抑制性信号传导,使其避免遭受 NK 细胞的攻击,从而确保机体自身细胞的安全。
然而,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往往会施展 “障眼法”,下调 MHC - I 的表达,以此逃避依赖于检测 MHC - I 呈递抗原肽的 CD8 + T 细胞的识别。相反,这种 MHC - I 抑制性受体配体的缺失以及 / 或者活化受体配体的上调,恰似点燃了 NK 细胞的 “战斗导火索”,使其被激活,进而对异常细胞发起自发攻击。NK 细胞一旦被激活,便会释放大量穿孔素和颗粒酶,诱导靶细胞凋亡,如同射出精准的 “死亡之箭”,给予靶细胞致命一击。
NK 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主要通过以下四种强大 “战术” 来完成:
NK 细胞直接施展胞吐作用,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等细胞毒性颗粒。穿孔素如同 “攻坚利器”,在靶细胞表面穿孔,为颗粒酶开辟通道,使其顺利进入靶细胞内部,进而诱导靶细胞凋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毁靶细胞。
活化的 NK 细胞表达 Fas(CD95)配体和 TRAIL(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分子,这些分子犹如 “自杀指令”,诱导 CD95 + 靶细胞和 TRAIL 受体阳性的靶细胞通过内源酶的级联反应发生凋亡,使靶细胞如同接收到 “死亡通知”,自行进入程序性凋亡状态。
NK 细胞犹如一座 “细胞因子工厂”,能够合成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 IFN - γ、TNF - α、IL1、IL5、IL8、IL10 和 G - CSF 等)。这些细胞因子或是直接作用于靶细胞,或是进一步激活其他种类免疫细胞,如同召集各方 “盟军”,共同对靶细胞发起攻击,形成强大的免疫攻击合力。
NK 细胞低亲和力的 CD16 分子与靶细胞 IgG 抗体复合物相结合后,会活化蛋白酪氨酸激酶(PTK),使 PLCγ 的酪氨酸磷酸化,进而裂解膜磷酯酰肌醇为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甘油。IP3 可增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促使细胞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等细胞毒性物质,实现对靶细胞的精准打击,这一过程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 “联合行动”,抗体与 NK 细胞密切配合,发挥出强大的杀伤效能。
细胞因子堪称维持多种免疫细胞激活与功能运转的关键 “燃料”。通过运用多种激活性细胞因子或抑制性细胞因子的拮抗剂,能够有效刺激并强化患者 NK 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为 NK 细胞的 “战斗之旅” 提供充足动力。
IL - 2 可直接刺激 T 细胞和 NK 细胞的增殖与活化,在 NK 细胞激活的研究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最初,人们发现用 IL - 2 刺激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会扩增出细胞毒性细胞,并将其命名为淋巴细胞活化杀伤细胞(LAK)。随后研究证实,LAK 细胞对肿瘤的破坏主要由 NK 细胞介导。然而,后续研究发现 IL - 2 会诱导抑制性调节性 T 细胞(Treg)的产生,这一 “副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IL - 2 激活 NK 细胞的应用范围,使其在临床应用中面临挑战。
IL - 15 被视为 IL - 2 最具潜力的替代品。重要的是,IL - 15 能够刺激 NK 和 CD8 + T 细胞,却不会刺激 Treg 细胞,这一特性使其在免疫治疗领域备受瞩目。体外研究表明,IL - 15 可以为被肿瘤微环境(TME)“削弱” 的 NK 细胞 “充电赋能”,恢复其功能。例如,在缺氧条件下,IL - 15 可使功能失调的肿瘤来源的 NK 细胞恢复线粒体完整性,增加颗粒酶 B 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增强 NK 细胞毒性和 IFNγ 的产生,如同为疲惫的 “战士” 注入新的活力,使其重新焕发生机与战斗力。
IL - 12 主要由抗原呈递细胞(特别是 DC 和巨噬细胞)产生,它犹如一把 “双刃剑”,既能刺激 CD8 + T 细胞,又能激活 NK 细胞的募集、效应功能以及 IFNγ 的产生。除了直接激活 NK 细胞外,IL - 12 还能刺激 Th1 产生 IFNγ 和 IL - 2,进而促使 NK 细胞产生更多的 IFNγ、穿孔素和颗粒酶 B,形成一个良性的免疫激活循环,大幅提升免疫细胞的抗肿瘤能力。
但 IL - 12 全身给药时会引发多种不良副作用,即便在最大耐受剂量下,其抗癌功效也较为有限。因此,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积极探索替代的 IL - 12 递送方法,如抗体融合的 IL - 12、IL - 12 的 DNA/RNA 直接递送、瘤内注射外泌体表达的 IL - 12 等,期望能够突破这一瓶颈,充分发挥 IL - 12 的抗癌潜力,为癌症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IL - 18 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由多种细胞产生,包括髓细胞、肠上皮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和内皮细胞等。当 IL - 18 与 IL - 12 联合使用时,能够发挥出强大的协同作用,犹如 “强强联合”。它们可以诱导 NK 细胞表达 FASL,增强 NK 细胞产生 IFNγ 和 TNF 的能力,促进 NK 细胞增殖,并且通过诱导 CCL21、CCR7 的表达,推动 NK 细胞向次级淋巴器官迁移,进一步优化免疫细胞的分布与协作,提升整体免疫效能。
IL - 21 由 Th17 细胞和 DC 细胞产生。它如同 “加速器” 一般,通过刺激 NK 细胞增加穿孔素和颗粒酶 B 的表达,并上调 NKp30 和 NK 细胞受体 2B4,来增强 NK 细胞的成熟和增殖,使其更快地成长为强大的 “免疫战士”,同时增强其细胞毒性活性,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IL - 21 常与 IL - 2、IL - 15、IL - 18 等细胞因子联合使用,形成 “细胞因子组合拳”,共同对抗肿瘤细胞。
TGFβ 犹如 “免疫抑制恶魔”,能够抑制 NK 细胞功能,并促使其分化为 ILC1,使其成为毒性大幅降低的组织驻型细胞,严重削弱 NK 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因此,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 TGFβ 成为恢复 NK 细胞功能的重要策略。针对 TGFβ 的药物大致可分为三类:中和抗体、配体陷阱、受体激酶抑制剂。这些药物如同 “魔法盾牌”,能够抵御 TGFβ 的负面影响,守护 NK 细胞的功能,为 NK 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众多肿瘤的发展与 NK 细胞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因此,恢复 NK 细胞功能有望成为抗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有效选择。在 T 细胞参与的抗肿瘤过程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已取得显著成功。事实上,NK 细胞同样具备相似的抗肿瘤机制,犹如一把尚未被充分发掘的 “宝藏钥匙”。
在 NK 细胞领域,尝试将基于 T 细胞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例如 CTLA - 4 和 PD - 1 抑制剂)进行组合应用,如抗 PD - 1 和抗 PD - L1 抑制剂,已被证实能够增强 NK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如同为 NK 细胞的 “杀敌武器” 进行了升级。此外,通过研发更新的免疫检查点(例如 B7 - H3,CD200R,CD47 和 Siglecs7/9),并将这些检查点巧妙组合,以产生协同的抗肿瘤反应,似乎是更为合理且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有望进一步提升 NK 细胞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
除此之外,NK 细胞还拥有一些独特的免疫检查点:
NKp44 的胞质结构域包含一个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ITIM)基序,当表达 PCNA 的肿瘤细胞与 NK 细胞接触结合时,会通过 NKp44 - PCNA 轴传导抑制信号,如同给 NK 细胞的 “战斗行动” 设置了一道 “障碍”,阻碍其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KIR3DL3 可能受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诱导而表达上调,通过与配体 HHLA2 结合传导抑制信号。KIR 是第一个开发用于刺激 NK 细胞反应的 ICI 抗体,针对 KIR3DL3 的研究有望打破这种免疫抑制状态,释放 NK 细胞的活性。
NKG2A 主要存在于实体瘤浸润性 NK 细胞中,其配体 HLA - E 在多种肿瘤中表达被上调。肿瘤细胞利用这一机制抑制 NK 细胞的活性,如同给自己穿上了一层 “免疫豁免外衣”。
NK 细胞中的免疫检查点抑制作用可通过以下方式呈现:
(A)NK 细胞表面表达的抑制性受体以蓝色棒表示,肿瘤细胞表达受体的配体以橙色棒表示,形象地展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B)矩形框代表通过其进行抑制的受体的细胞内结构域,这些受体(KIR,ILT2,NKG2A 和 CD94,TIGIT 和 CD96,Siglec - 7/9,PD - 1 和 SIRPα)在其细胞质尾巴中带有 1 - 3 个 ITIM,并观察到基于 ITIM 的抑制作用,受体的抗体显示在红色方框内,直观地说明了免疫检查点抑制的分子机制。
(C)其他几种免疫细胞(包括 T 细胞,B 细胞和髓样细胞)在其表面也表达这些受体,如图最左侧所示,对应每个免疫检查点受体的表达细胞,揭示了免疫检查点在不同免疫细胞中的普遍性与关联性。
NK 细胞可借助 CD16 受体介导的 ADCC 作用,精准杀死 IgG1 或 IgG3 抗体靶向的细胞,这一过程犹如 “导弹精准打击”。NK 细胞表面 CD16 的不同形态,会显著影响 CD16 与抗体 Fc 端的亲和力,进而影响 ADCC 作用的效果。
具体而言,当 CD16 蛋白第 158 位的氨基酸为苯丙氨酸(158F)时,与 Fc 的亲和力较低;而当这一位置上的氨基酸为缬氨酸(158V)时,与 Fc 的亲和力则较高。新一代单克隆抗体疗法巧妙地对 Fc 端进行了修饰,有效改善了它们与 CD16 的结合能力,从而促进了 ADCC 的产生,如同为 “导弹” 装上了更精准的 “导航系统”。同时,许多抗体在合成时采用了预防抗体 Fc 端岩藻糖基化的哺乳动物培养系统,进一步增强了它们与 CD16 的结合,大幅提升了 NK 细胞的杀伤效能。
双特异性抗体宛如一座 “桥梁”,可同时与激活 NK 细胞的受体和肿瘤抗原紧密结合,促进更有效且持久的 NK 介导细胞毒性。与单抗不同,这些融合蛋白能够被精心设计成与多种不同的肿瘤抗原和 NK 受体相结合,并且可以利用抗体可变区片段(Fv)与 CD16 结合,确保它们能够与 158V C16 和 158F C16 均有效结合,如同为不同类型的 “桥梁” 设计了通用的 “连接部件”。类似的蛋白设计已经在双特异性 T 细胞衔接器(BiTE)中得到成功应用,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目前,Affimed 公司开发的 AFM13 是临床进展较快的 CD16 双特异性抗体之一。这是一款靶向 CD30 的双特异性抗体,在治疗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 1 期临床试验中,它与脐带血来源的 NK 细胞联合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治疗的 12 名患者中,达到了 100% 的客观缓解率,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曙光。
三特异性 NK 细胞衔接器不仅可与肿瘤抗原和 CD16 受体相结合,还能包含 IL - 15,从而与 IL - 15 受体(位于 NK 细胞表面)相结合,进一步增强 NK 细胞的活性,如同为 NK 细胞打造了一个 “多功能战斗平台”。三特异性抗体由于具备同时与不同 NK 细胞受体结合的潜力,因此正逐渐成为 NK 细胞免疫疗法中一个令人兴奋的前沿研究领域。然而,究竟哪些激活性受体组合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强 NK 细胞的抗癌活性,仍有待更多深入的研究与探索,这也为科研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NK 细胞凭借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成为研究人员开发新型免疫疗法的理想选择之一。目前,正在开发的 NK 细胞治疗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体或是异体 NK 细胞治疗产品,另一类是 CAR - NK 产品,它们如同免疫治疗领域的两颗 “新星”,闪耀着创新的光芒。
在增强 NK 细胞功能方面,在体外培养过程中运用细胞因子进行刺激是常用的手段,其中 IL - 2 是较为常用的细胞因子。近年来,IL - 12、IL - 15、IL - 18、IL - 21 等刺激因子也逐渐被应用于体外刺激 NK 细胞,并且能够诱导产生具有长期生存能力和记忆能力的 NK 细胞,为 NK 细胞治疗注入了新的活力。
CAR - NK 可赋予 NK 细胞靶向特定肿瘤的卓越能力,使其在肿瘤治疗中更加精准高效。CAR - NK 细胞的优势显著,其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风险(CRS)更低,神经毒性更小,安全性更高。即使 CAR - NK 细胞失去了 CAR,仍然可通过内在表达的激活性受体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如同拥有了 “双重保险”,确保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除了 CAR - NK,研发人员还在积极探索增强 NK 细胞功能的其他基因工程策略。例如,通过表达趋化因子受体,促进肿瘤浸润,使 NK 细胞能够更深入地抵达肿瘤组织内部,发挥杀伤作用;基于 ADCC 的疗法可以在 NK 细胞上表达高亲和力的 138V CD16 受体,与激发 ADCC 的抗体联用构成组合疗法,进一步提升杀伤效果;使用 CRISPR - Cas9 基因编辑系统可以从 NK 细胞中敲除副调控因子,如同为 NK 细胞 “减负”,使其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肿瘤免疫战斗中。这些创新手段为构建更为高效、安全的 NK 细胞疗法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为癌症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更多的希望与选择。
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具有独特而强大的抗肿瘤效应,其不受 MHC 限制的细胞毒性、产生细胞因子以及免疫记忆等功能,使其成为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系统中的关键角色,如同免疫战场上的 “全能战士”。早期临床数据表明:NK 细胞非常适合用于异体治疗环境,这为其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临床研究显示,NK 细胞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方面展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血液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重要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NK 细胞疗法都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安全性。迄今为止,在临床应用中尚未观察到细胞因子
如今,NK 细胞已然成为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关键靶点。那么,究竟如何激活人体免疫的这位 “第一反应者”——NK 细胞呢?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一、NK 细胞激活的内在机制:平衡的艺术
NK 细胞的激活受一系列激活与抑制受体转导信号之间动态平衡的精妙调控。正常细胞表面表达的 MHC - I 分子,宛如一面 “免战牌”,可引发 NK 细胞的抑制性信号传导,使其避免遭受 NK 细胞的攻击,从而确保机体自身细胞的安全。
然而,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往往会施展 “障眼法”,下调 MHC - I 的表达,以此逃避依赖于检测 MHC - I 呈递抗原肽的 CD8 + T 细胞的识别。相反,这种 MHC - I 抑制性受体配体的缺失以及 / 或者活化受体配体的上调,恰似点燃了 NK 细胞的 “战斗导火索”,使其被激活,进而对异常细胞发起自发攻击。NK 细胞一旦被激活,便会释放大量穿孔素和颗粒酶,诱导靶细胞凋亡,如同射出精准的 “死亡之箭”,给予靶细胞致命一击。
NK 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主要通过以下四种强大 “战术” 来完成:
(一)直接杀伤:细胞毒性颗粒的 “致命突袭”
NK 细胞直接施展胞吐作用,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等细胞毒性颗粒。穿孔素如同 “攻坚利器”,在靶细胞表面穿孔,为颗粒酶开辟通道,使其顺利进入靶细胞内部,进而诱导靶细胞凋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毁靶细胞。
(二)诱导细胞凋亡:内源酶的 “自杀指令”
活化的 NK 细胞表达 Fas(CD95)配体和 TRAIL(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分子,这些分子犹如 “自杀指令”,诱导 CD95 + 靶细胞和 TRAIL 受体阳性的靶细胞通过内源酶的级联反应发生凋亡,使靶细胞如同接收到 “死亡通知”,自行进入程序性凋亡状态。
(三)细胞因子介导杀伤:免疫因子的 “协同作战”
NK 细胞犹如一座 “细胞因子工厂”,能够合成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 IFN - γ、TNF - α、IL1、IL5、IL8、IL10 和 G - CSF 等)。这些细胞因子或是直接作用于靶细胞,或是进一步激活其他种类免疫细胞,如同召集各方 “盟军”,共同对靶细胞发起攻击,形成强大的免疫攻击合力。
(四)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抗体与 NK 细胞的 “联合出击”
NK 细胞低亲和力的 CD16 分子与靶细胞 IgG 抗体复合物相结合后,会活化蛋白酪氨酸激酶(PTK),使 PLCγ 的酪氨酸磷酸化,进而裂解膜磷酯酰肌醇为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甘油。IP3 可增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促使细胞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等细胞毒性物质,实现对靶细胞的精准打击,这一过程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 “联合行动”,抗体与 NK 细胞密切配合,发挥出强大的杀伤效能。
二、细胞因子:NK 细胞的 “激活燃料”
细胞因子堪称维持多种免疫细胞激活与功能运转的关键 “燃料”。通过运用多种激活性细胞因子或抑制性细胞因子的拮抗剂,能够有效刺激并强化患者 NK 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为 NK 细胞的 “战斗之旅” 提供充足动力。
(一)IL - 2:NK 细胞激活的 “先驱者”
IL - 2 可直接刺激 T 细胞和 NK 细胞的增殖与活化,在 NK 细胞激活的研究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最初,人们发现用 IL - 2 刺激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会扩增出细胞毒性细胞,并将其命名为淋巴细胞活化杀伤细胞(LAK)。随后研究证实,LAK 细胞对肿瘤的破坏主要由 NK 细胞介导。然而,后续研究发现 IL - 2 会诱导抑制性调节性 T 细胞(Treg)的产生,这一 “副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IL - 2 激活 NK 细胞的应用范围,使其在临床应用中面临挑战。
(二)IL - 15:IL - 2 的 “有力替代者”
IL - 15 被视为 IL - 2 最具潜力的替代品。重要的是,IL - 15 能够刺激 NK 和 CD8 + T 细胞,却不会刺激 Treg 细胞,这一特性使其在免疫治疗领域备受瞩目。体外研究表明,IL - 15 可以为被肿瘤微环境(TME)“削弱” 的 NK 细胞 “充电赋能”,恢复其功能。例如,在缺氧条件下,IL - 15 可使功能失调的肿瘤来源的 NK 细胞恢复线粒体完整性,增加颗粒酶 B 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增强 NK 细胞毒性和 IFNγ 的产生,如同为疲惫的 “战士” 注入新的活力,使其重新焕发生机与战斗力。
(三)IL - 12:NK 细胞与 CD8 + T 细胞的 “强力助推器”
IL - 12 主要由抗原呈递细胞(特别是 DC 和巨噬细胞)产生,它犹如一把 “双刃剑”,既能刺激 CD8 + T 细胞,又能激活 NK 细胞的募集、效应功能以及 IFNγ 的产生。除了直接激活 NK 细胞外,IL - 12 还能刺激 Th1 产生 IFNγ 和 IL - 2,进而促使 NK 细胞产生更多的 IFNγ、穿孔素和颗粒酶 B,形成一个良性的免疫激活循环,大幅提升免疫细胞的抗肿瘤能力。
但 IL - 12 全身给药时会引发多种不良副作用,即便在最大耐受剂量下,其抗癌功效也较为有限。因此,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积极探索替代的 IL - 12 递送方法,如抗体融合的 IL - 12、IL - 12 的 DNA/RNA 直接递送、瘤内注射外泌体表达的 IL - 12 等,期望能够突破这一瓶颈,充分发挥 IL - 12 的抗癌潜力,为癌症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四)IL - 18:NK 细胞功能的 “多面强化剂”
IL - 18 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由多种细胞产生,包括髓细胞、肠上皮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和内皮细胞等。当 IL - 18 与 IL - 12 联合使用时,能够发挥出强大的协同作用,犹如 “强强联合”。它们可以诱导 NK 细胞表达 FASL,增强 NK 细胞产生 IFNγ 和 TNF 的能力,促进 NK 细胞增殖,并且通过诱导 CCL21、CCR7 的表达,推动 NK 细胞向次级淋巴器官迁移,进一步优化免疫细胞的分布与协作,提升整体免疫效能。
(五)IL - 21:NK 细胞成熟与增殖的 “加速器”
IL - 21 由 Th17 细胞和 DC 细胞产生。它如同 “加速器” 一般,通过刺激 NK 细胞增加穿孔素和颗粒酶 B 的表达,并上调 NKp30 和 NK 细胞受体 2B4,来增强 NK 细胞的成熟和增殖,使其更快地成长为强大的 “免疫战士”,同时增强其细胞毒性活性,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IL - 21 常与 IL - 2、IL - 15、IL - 18 等细胞因子联合使用,形成 “细胞因子组合拳”,共同对抗肿瘤细胞。
(六)TGF - β 抑制剂:NK 细胞功能的 “守护者”
TGFβ 犹如 “免疫抑制恶魔”,能够抑制 NK 细胞功能,并促使其分化为 ILC1,使其成为毒性大幅降低的组织驻型细胞,严重削弱 NK 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因此,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 TGFβ 成为恢复 NK 细胞功能的重要策略。针对 TGFβ 的药物大致可分为三类:中和抗体、配体陷阱、受体激酶抑制剂。这些药物如同 “魔法盾牌”,能够抵御 TGFβ 的负面影响,守护 NK 细胞的功能,为 NK 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三、免疫检查点抑制:NK 细胞活性的 “解锁钥匙”
众多肿瘤的发展与 NK 细胞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因此,恢复 NK 细胞功能有望成为抗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有效选择。在 T 细胞参与的抗肿瘤过程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已取得显著成功。事实上,NK 细胞同样具备相似的抗肿瘤机制,犹如一把尚未被充分发掘的 “宝藏钥匙”。
在 NK 细胞领域,尝试将基于 T 细胞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例如 CTLA - 4 和 PD - 1 抑制剂)进行组合应用,如抗 PD - 1 和抗 PD - L1 抑制剂,已被证实能够增强 NK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如同为 NK 细胞的 “杀敌武器” 进行了升级。此外,通过研发更新的免疫检查点(例如 B7 - H3,CD200R,CD47 和 Siglecs7/9),并将这些检查点巧妙组合,以产生协同的抗肿瘤反应,似乎是更为合理且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有望进一步提升 NK 细胞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
除此之外,NK 细胞还拥有一些独特的免疫检查点:
(一)NKp44:肿瘤细胞的 “抑制信号源”
NKp44 的胞质结构域包含一个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ITIM)基序,当表达 PCNA 的肿瘤细胞与 NK 细胞接触结合时,会通过 NKp44 - PCNA 轴传导抑制信号,如同给 NK 细胞的 “战斗行动” 设置了一道 “障碍”,阻碍其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二)KIR3DL3:免疫抑制环境下的 “信号传导者”
KIR3DL3 可能受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诱导而表达上调,通过与配体 HHLA2 结合传导抑制信号。KIR 是第一个开发用于刺激 NK 细胞反应的 ICI 抗体,针对 KIR3DL3 的研究有望打破这种免疫抑制状态,释放 NK 细胞的活性。
(三)NKG2A:实体瘤中的 “免疫抑制因子”
NKG2A 主要存在于实体瘤浸润性 NK 细胞中,其配体 HLA - E 在多种肿瘤中表达被上调。肿瘤细胞利用这一机制抑制 NK 细胞的活性,如同给自己穿上了一层 “免疫豁免外衣”。NK 细胞中的免疫检查点抑制作用可通过以下方式呈现:
(A)NK 细胞表面表达的抑制性受体以蓝色棒表示,肿瘤细胞表达受体的配体以橙色棒表示,形象地展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B)矩形框代表通过其进行抑制的受体的细胞内结构域,这些受体(KIR,ILT2,NKG2A 和 CD94,TIGIT 和 CD96,Siglec - 7/9,PD - 1 和 SIRPα)在其细胞质尾巴中带有 1 - 3 个 ITIM,并观察到基于 ITIM 的抑制作用,受体的抗体显示在红色方框内,直观地说明了免疫检查点抑制的分子机制。
(C)其他几种免疫细胞(包括 T 细胞,B 细胞和髓样细胞)在其表面也表达这些受体,如图最左侧所示,对应每个免疫检查点受体的表达细胞,揭示了免疫检查点在不同免疫细胞中的普遍性与关联性。
四、增强 ADCC 作用:NK 细胞杀伤的 “增效策略”
NK 细胞可借助 CD16 受体介导的 ADCC 作用,精准杀死 IgG1 或 IgG3 抗体靶向的细胞,这一过程犹如 “导弹精准打击”。NK 细胞表面 CD16 的不同形态,会显著影响 CD16 与抗体 Fc 端的亲和力,进而影响 ADCC 作用的效果。
具体而言,当 CD16 蛋白第 158 位的氨基酸为苯丙氨酸(158F)时,与 Fc 的亲和力较低;而当这一位置上的氨基酸为缬氨酸(158V)时,与 Fc 的亲和力则较高。新一代单克隆抗体疗法巧妙地对 Fc 端进行了修饰,有效改善了它们与 CD16 的结合能力,从而促进了 ADCC 的产生,如同为 “导弹” 装上了更精准的 “导航系统”。同时,许多抗体在合成时采用了预防抗体 Fc 端岩藻糖基化的哺乳动物培养系统,进一步增强了它们与 CD16 的结合,大幅提升了 NK 细胞的杀伤效能。
(一)双特异性抗体:NK 细胞与肿瘤细胞的 “桥梁构建者”
双特异性抗体宛如一座 “桥梁”,可同时与激活 NK 细胞的受体和肿瘤抗原紧密结合,促进更有效且持久的 NK 介导细胞毒性。与单抗不同,这些融合蛋白能够被精心设计成与多种不同的肿瘤抗原和 NK 受体相结合,并且可以利用抗体可变区片段(Fv)与 CD16 结合,确保它们能够与 158V C16 和 158F C16 均有效结合,如同为不同类型的 “桥梁” 设计了通用的 “连接部件”。类似的蛋白设计已经在双特异性 T 细胞衔接器(BiTE)中得到成功应用,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目前,Affimed 公司开发的 AFM13 是临床进展较快的 CD16 双特异性抗体之一。这是一款靶向 CD30 的双特异性抗体,在治疗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 1 期临床试验中,它与脐带血来源的 NK 细胞联合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治疗的 12 名患者中,达到了 100% 的客观缓解率,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曙光。
(二)三特异性抗体:NK 细胞免疫疗法的 “前沿探索者”
三特异性 NK 细胞衔接器不仅可与肿瘤抗原和 CD16 受体相结合,还能包含 IL - 15,从而与 IL - 15 受体(位于 NK 细胞表面)相结合,进一步增强 NK 细胞的活性,如同为 NK 细胞打造了一个 “多功能战斗平台”。三特异性抗体由于具备同时与不同 NK 细胞受体结合的潜力,因此正逐渐成为 NK 细胞免疫疗法中一个令人兴奋的前沿研究领域。然而,究竟哪些激活性受体组合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强 NK 细胞的抗癌活性,仍有待更多深入的研究与探索,这也为科研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五、过继性 NK 细胞疗法:NK 细胞治疗的 “创新先锋”
NK 细胞凭借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成为研究人员开发新型免疫疗法的理想选择之一。目前,正在开发的 NK 细胞治疗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体或是异体 NK 细胞治疗产品,另一类是 CAR - NK 产品,它们如同免疫治疗领域的两颗 “新星”,闪耀着创新的光芒。
在增强 NK 细胞功能方面,在体外培养过程中运用细胞因子进行刺激是常用的手段,其中 IL - 2 是较为常用的细胞因子。近年来,IL - 12、IL - 15、IL - 18、IL - 21 等刺激因子也逐渐被应用于体外刺激 NK 细胞,并且能够诱导产生具有长期生存能力和记忆能力的 NK 细胞,为 NK 细胞治疗注入了新的活力。
CAR - NK 可赋予 NK 细胞靶向特定肿瘤的卓越能力,使其在肿瘤治疗中更加精准高效。CAR - NK 细胞的优势显著,其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风险(CRS)更低,神经毒性更小,安全性更高。即使 CAR - NK 细胞失去了 CAR,仍然可通过内在表达的激活性受体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如同拥有了 “双重保险”,确保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除了 CAR - NK,研发人员还在积极探索增强 NK 细胞功能的其他基因工程策略。例如,通过表达趋化因子受体,促进肿瘤浸润,使 NK 细胞能够更深入地抵达肿瘤组织内部,发挥杀伤作用;基于 ADCC 的疗法可以在 NK 细胞上表达高亲和力的 138V CD16 受体,与激发 ADCC 的抗体联用构成组合疗法,进一步提升杀伤效果;使用 CRISPR - Cas9 基因编辑系统可以从 NK 细胞中敲除副调控因子,如同为 NK 细胞 “减负”,使其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肿瘤免疫战斗中。这些创新手段为构建更为高效、安全的 NK 细胞疗法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为癌症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更多的希望与选择。
六、文末总结:NK 细胞疗法的 “光明前景”
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具有独特而强大的抗肿瘤效应,其不受 MHC 限制的细胞毒性、产生细胞因子以及免疫记忆等功能,使其成为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系统中的关键角色,如同免疫战场上的 “全能战士”。早期临床数据表明:NK 细胞非常适合用于异体治疗环境,这为其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临床研究显示,NK 细胞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方面展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血液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重要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NK 细胞疗法都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安全性。迄今为止,在临床应用中尚未观察到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