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临床治疗指南更新,尼拉帕利+贝伐单抗联手为患者提供治疗新选择

2022年7月4日,由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学术支持,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及专注健康信息平台联合主办的《卵巢癌PARP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2版)》正式发布。其中关于一线维持治疗的更新内容值得广大卵巢癌患者注意,新增了尼拉帕利+贝伐珠单抗联合方案用于一线维持治疗在BRCA+,HRD+/BRCA-,HRD-/BRCA-人群的二级推荐。

临床实践指南一直以来都是卵巢癌治疗的“指南针”,尼拉帕利+贝伐珠单抗联合的方案为晚期卵巢癌患者又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尼拉帕利+贝伐珠单抗HRD阴性患者一线维持治疗结果令人振奋

这个更新是基于OVARIO研究的重磅结果,研究数据在2022年3月召开的美国妇科肿瘤学会(SGO)大会上公布。OVARIO研究中以尼拉帕利维持治疗作为基石,结合贝伐珠单抗的抗血管生成作用进行治疗。

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8.7个月,经过最终分析后,可以总结出联合治疗带来的3点重大突破。

突破1: 24个月的PFS率大幅度提升,优势明显

联合治疗用于HRD-患者的24个月PFS(无进展生存期)率为42%,即有42%的患者使用尼拉帕利+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24个月时,仍处于无疾病进展的状态,没有复发!而在之前的研究中,单独使用贝伐珠单抗组的24个月PFS率为19%。

突破2: 无论BRCA/HRD状态如何,显著延长患者的mPFS

HRD+/BRCA-患者的尼拉帕利+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mPF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8.3个月。虽然HRD+/BRCA+患者的mPFS暂未达到,但前景值得期待。基于目前已有的出色数据,我们有理由相信尼拉帕利+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会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

突破3: 联合治疗不仅效果好,安全性也很高

尼拉帕利+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与两者单独使用的不良反应一致,并没有因为两种药物同时使用,而出现新的不良反应,从而证实两者联合治疗,安全性高。

毫无疑问,这一改变会给患者提供新选择,让更多患者从尼拉帕利联合治疗中获益!

221026141543139136657.png

PFS分析

尼拉帕利的独特机制奠定了全人群获益基础

尼拉帕利之所以在全人群中也能发挥良好的抗肿瘤能力,首先与PARP抑制剂的作用原理有关。PARP是一种聚合酶,它在DNA碱基的切除、修复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而PRAP抑制剂,顾名思义,专一抑制PARP的活性。当肿瘤细胞中的DNA双链无法修复,PARP修复机制又被抑制的时候,两者相加,产生“合成致死”效应,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根据目前的研究,PARP抑制剂可以“双管齐下”发挥作用,一方面PARP抑制剂越多,药物暴露量越大,抑瘤能力会越强。另一方面,PARP抑制剂能“捕获”PARP与DNA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导致DNA-PARP复合物长期存在,使PARP无法“抽身”进行后续的修复过程。

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PARP抑制剂除了对BRCA突变患者有良好疗效外,无BRCA突变的患者也能从中获益,这可能就与PARP抑制剂的捕获作用有关。而就捕获DNA-PARP复合物的能力而言,尼拉帕利是目前已上市的PARP抑制剂中最高的一种,正是这样的强捕获能力才使得尼拉帕利将一线维持治疗的获益人群从BRCA基因突变人群拓展至全人群。

除此之外,由于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尼拉帕利能够在体内更快达到更高的血药浓度,且能长期维持,在肿瘤中的暴露量可更高。     

总之,尼拉帕利在OVARIO研究的结果再次证实了尼拉帕利的独特机制在无突变患者中的获益,给卵巢癌无突变患者的一线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

相关标签: Ramucirumab 雷莫芦单抗/雷莫西尤单抗 (希冉择 Cyramza)在中国获批晚期肝细胞癌新适应症Ibrutinib 伊布替尼(Imbruvica,亿珂)适用于哪些疾病?副作用有哪些?如何处理?
  • 相关阅读
  • 最新资讯
  • 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