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子刊:真不怪T细胞不积极!中国科学家发现癌细胞竟会主动降解MHC-1类分子,难怪T细胞识别不出癌细胞 | 科学大发现

癌细胞有很多小花招可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比如我们已经很熟悉的免疫检查点。

 

不过从临床研究结果来看,靶向PD-1/L1或CTLA-4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虽然能够改善部分患者的生存,但是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产生响应。

 

显然,背后还有更多的免疫机制等着我们探索。

 

近期,天津医科大学科学家在《自然进展》杂志上发表了新研究结果。他们发现,癌细胞竟然能够通过一种蛋白SND1“劫持”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1类分子(MHC-1),并迫使它们进入降解程序这使得CD8+T细胞识别癌细胞的能力下降,并最终让癌细胞逃离免疫系统的追杀[1]。

图源 | pixabay

在包括黑色素瘤肺癌乳腺癌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在内的多种实体瘤中,约有20%-60%的肿瘤免疫逃逸是由MHC-1缺陷、CD8+T细胞识别能力下降导致的[2,3],具体的机制则根据癌种各有不同。

 

今天介绍这项研究中提到的SND1是一种新的癌蛋白,几乎在所有的肿瘤中都能检测到它的高表达[4]。SND1是一种哺乳动物中普遍存在的保守蛋白,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此前研究显示SND1能够调节癌细胞的分化和迁移,还与上皮-间质转化有关,但是SND1具体对肿瘤发生有什么样的影响还不清楚。

 

为了研究SND1在肿瘤增殖中的作用,研究者们首先是对癌细胞做了纯化分析,鉴定出了一批与SND1作用相关的蛋白,其中包括一组与内质网(ER)有关的蛋白,比如人白细胞抗原-A(HLA-A)、VCP、SEC61A、核糖体蛋白L7a(RPL7A)等等。

 

众所周知,HLA-A是人类MHC-1的一部分,而MHC-1分子又是抗原递呈的关键,所以HLA-A与SND1的关系很快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

 

根据结构模拟,二者相互作用界面处于SND1的SN3区域和HLA-A的A1与A3之间,这说明SND1能够与未成熟的HLA-A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在HLA-A刚刚被生产出来,还没有组成MHC-1完全体的时候,SND1就已经可以对它做些什么了

模拟的相互作用结构和关键氨基酸

那么SND1到底做了什么呢?

 

考虑到HLA-A在内质网合成并成熟,研究者首先猜测SND1和HLA-A的作用也发生在内质网上,而且前文也提到SND1与很多ER蛋白相关。通过免疫分析,研究者发现SND1正是一种通过结合SEC61A固定在内质网膜上的蛋白,可以在HLA-A一合成完毕就开始“抓捕”

 

敲除SND1后,可以观察到癌细胞表面HLA-A的水平增加,而SND1过表达细胞中HLA-A的水平降低了。不过虽然蛋白水平变化,但是mRNA的水平是没有明显改变的,综合前面的发现,研究者猜测SND1可能并非阻止HLA-A的合成,而是诱导了HLA-A的降解

 

正常情况下,蛋白也可以从内质网转移到细胞质中进行泛素化,进而开启内质网相关降解(ERAD)过程,而SND1正是强行将HLA-A导入ERAD使其降解。

敲除SND1,HLA-A水平增加

研究者在小鼠中继续实验,分别在黑色素瘤和结肠腺癌细胞中敲除了SND1,结果SND1缺失肿瘤明显要比对照的正常肿瘤生长得更慢,肿瘤的大小和重量也更小。分析结果显示,SND1缺失的肿瘤中CD8+T细胞的数量也更多,不过PD-1阳性T细胞的比例没有差异。

 

这表示,SND1的缺失可以促进抗原提呈、增加CD8+T细胞浸润、增强抗肿瘤免疫力。

SND1缺失肿瘤生长更缓慢

SND1敲除肿瘤内CD8+T细胞数量更多

研究者还筛选了TIMER数据库[5]和PrognoScan数据库[6]中的相关数据,结果显示SND1表达确实与黑色素瘤和结肠腺癌中T细胞浸润呈负相关,而且SND1表达会显著影响黑色素瘤和大肠癌的预后

 

从这些结果来看,SND1或许是增强免疫应答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参考资料:

[1]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22/eaba5412

[2]F. Garrido, N. Aptsiauri, E. M. Doorduijn, A. M. Garcia Lora, T. van Hall, The urgent need to recover MHC class I in cancers for effective immunotherapy. Curr. Opin. Immunol. 39,44–51 (2016).

[3]B. Seliger, T. Cabrera, F. Garrido, S. Ferrone, HLA class I antigen abnormalities and immune escape by malignant cells. Semin. Cancer Biol. 12, 3–13 (2002).

[4]N. Jariwala, D. Rajasekaran, J. Srivastava, R. Gredler, M. A. Akiel, C. L. Robertson, L. Emdad, P. B. Fisher, D. Sarkar, Role of the staphylococcal nuclease and tudor domain containing 1 in oncogenesis (review). Int. J. Oncol. 46, 465–473 (2015).

[5]B. Li, E. Severson, J.-C. Pignon, H. Zhao, T. Li, J. Novak, P. Jiang, H. Shen, J. C. Aster, S. Rodig, S. Signoretti, J. S. Liu, X. S. Liu, Comprehensive analyses of tumor immunity: Implication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Genome Biol. 17, 174 (2016).

[6]H. Mizuno, K. Kitada, K. Nakai, A. Sarai, PrognoScan: A new database for meta-analysis of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genes. BMC Med. Genomics 2, 18 (2009).

相关标签: 肿瘤完全消除!CAR-T征战实体瘤再传喜讯|Nature子刊图文并茂| 专题三: 新一代CAR-T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