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研究最新进展(第1期)
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2004年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中前列腺癌病理类型上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其中前列腺腺癌占95%以上,因此,通常我们所说的前列腺癌就是指前列腺腺癌。发病随年龄而增长,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欧美地区较高,亚洲地区发病率较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癌症死亡的第二位。在大多数病例中,前列腺癌在年龄较大的男性中发展缓慢,并不会导致死亡。
前列腺癌是美国男性中第二致命癌症类型。每年有超过26000名美国男性死于前列腺癌。但是就像乳腺癌一样,有的前列腺癌进展迅速而有的肿瘤则会存在数十年并且不会发生扩散。基于此,小编针对近年来前列腺癌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一番盘点,以飨读者。
1.Nature:组合疗法有望高效治疗晚期前列腺癌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嵌合小鼠模型来测试一种组合疗法。这种组合疗法涉及使用免疫检查点阻断和靶向髓样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 MDSC)的疗法。MDSC是起源自骨髓干细胞的免疫细胞,具有强大的免疫抑制能力,而且已知在肿瘤形成和转移中发挥着作用。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3月9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这些研究人员首先测试了抗CTLA4免疫检查点阻断和抗PD1免疫检查点阻断组合使用,但是仅发现具有“温和的效果”。使用卡博替尼(cabozantinib)和BEZ等MDSC抑制性药物的靶向疗法也表现出最低的抗肿瘤能力。然而,这两种疗法的组合使用经证实很成功。
显著的是,原发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和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对免疫检查点阻断和MDSC靶向疗法组合使用作出反应。这些观察结果是在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员James Horner利用一种复杂的遗传方法开发出的前列腺癌小鼠模型中取得的,而且它们给出一个临床治疗假设:在治疗这种侵袭性癌症时,将免疫检查点阻断与MDSC靶向疗法组合使用。他们将需要开展临床试验来验证他们的发现和进一步探究将选择性地针对已建立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和新诊断出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病例的抗雄激素药物组合使用是否“实现持久的临床反应”。
2.Cancer Res:发现“双重人格”新基因,促进前列腺癌生长,却抑制其转移!
一项由阿德莱德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可能和前列腺癌相关的基因,而它似乎是一个“基因格分裂”的基因:它能促进癌症生长,但是却能够抑制癌症转移。这项最新研究于近日发表在Cancer Research上,为恶性耐药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产生机制提供了一些重要信息,该癌症也是澳大利亚男性的主要杀手。
该研究领导作者、阿德莱德大学罗玛米切尔癌症研究实验室资深研究员、男性健康共济会基金中心成员Luke Selth博士说道,“我们发现了前列腺癌中一个全新的‘玩家’,一个叫做GRHL2的基因。这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对前列腺癌的主要驱动因子——雄激素受体的功能生长至关重要:它不仅维持雄激素受体的水平,还能增加它的活性。有趣的是,当我们认为这个与雄激素受体相关的作用意味着这个基因是个大坏蛋的时候,我们发现了GRHL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前列腺癌的转移。因此,GRHL2在前列腺癌的生长和转移中发挥着双重人格的作用。然而,在前列腺癌已经转移到全身并对目前治疗产生耐受时,该基因可能就是疾病的恶化因子。此外,我们还发现GRHL2基因在致命耐药癌症中通常会高表达,这也佐证了我们的想法。,这意味着这些肿瘤具有产生更多GRHL2蛋白的能力。”
3.Cell Rep:突破!鉴别出能有效抵御前列腺癌和肺癌的新型治疗靶点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在前列腺癌小鼠模型中新鉴别出的一种分子链或许提供了治疗前列腺癌及其它癌症的新型靶点。
研究者表示,蛋白质PKCε的过表达以及肿瘤抑制自Pten的缺失或许会诱发前列腺癌的进展,这种致死性的组合往往会诱发促癌分子CXCL13水平的升高,当研究者特意阻断CXCL13或CXCL5的表达时,其所吸附的细胞表面受体、小鼠前列腺癌细胞的转移以及肿瘤形成特性就会被损伤。
研究者Kazanietz说道,本文研究除了能够提供证据来揭示PKCε所诱发的癌症恶性循环外,本文研究还发现阻断CXCL13-CXCL5分子或许就能够帮助开发一种新型的癌症疗法;研究者计划鉴别新型化合物来阻断CXCL13或CXCL5分子,从而帮助开发潜在的抗癌之际,同时研究者还发现,血液中CXCL13分子的水平或许能够用作一种生物标志物来帮助测定患者机体中前列腺癌进展的精确状态。
4.JCI:新研究揭示前列腺癌治疗药物抗癌新机制
许多前列腺癌病人在接受了靶向雄激素受体的抗癌疗法之后起初有效,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癌细胞对雄激素受体表达和功能改变的适应性变化会导致治疗抵抗和疾病的复发。CYP17A1抑制剂就是一类靶向雄激素受体的治疗药物,这类药物能够通过阻断雄激素合成干扰雄激素受体信号途径。
最近,一些观察发现一种CYP17A1抑制剂——seviteronel能够有效治疗前列腺癌,但并没有降低雄激素水平。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药物的治疗活性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在这项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CI上的新研究中,Donald McDonnell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许多CYP17A1抑制剂都能作为雄激素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发挥功能,表明这种药物在前列腺癌的治疗方面可能发挥了更加复杂和有效的作用。研究人员随后发现CYP19A1抑制剂作用于雄激素受体可以抑制产生治疗抵抗的雄激素受体突变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
5.BMC Cancer:利用特殊生物标志物或有望开发出前列腺癌的新型个体化疗法
近日,来自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阐明了一种特殊的蛋白状态如何帮助临床医生们更好地对前列腺癌的进展进行鉴别,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进行更加理性的决策制定,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BMC Cancer上。
研究者Senthil Kumar教授说道,我们的研究重点关注寻找特殊的遗传标记来帮助鉴别那些更易于恶化的前列腺癌患者以及能够成功利用药物治疗或反应较好的患者。文章中研究者发现,一种睾丸特异性Y样蛋白(TSPYL5)在正常患者和携带不同格里森分值(2-10分)肿瘤组织的患者机体中变化非常大,这些分值能够基于疾病的进展程度来对患者进行分类,这就能够帮助确定不同患者的治疗手段。
研究者发现,蛋白质TSPYL5在格里森分值为7的肿瘤组织中存在,但随着格里森分值从7往上增加TSPYL5蛋白的水平就会减少或者缺失,这或许就能够帮助预测前列腺癌进展的恶性过程,此外,TSPYL5蛋白的存在还能够促进被检测的前列腺癌细胞对药物产生较好的反应。Kumar说道,TSPYL5的检测或许就能够成为一种帮助我们抵御前列腺癌的有效工具,我们希望在患者接受任何不必要的侵入性手术治疗或者药物疗法之前能够利用针对患者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来进行深入研究。
6.Sci Signal:认识30年的老蛋白有望成为前列腺癌治疗新靶点
最近在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Signaling上的一项研究,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众所周知的蛋白与肿瘤侵袭能力的关联。研究人员对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了解已经超过30年,然而到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该分子的作用。正常前列腺细胞上的PSMA并不多,但是细胞发生癌变、生长速度越来越快并开始向周围组织开始浸润的时候,越来越多的PSMA出现在肿瘤细胞表面。最近康涅狄格大学的Leslie Caromile和Linda Shapiro对PSMA的作用产生了兴趣。为此,他们将前列腺癌小鼠模型与另一种小鼠交配,这样有些小鼠可以合成PSMA蛋白,有些小鼠无法合成PSMA蛋白。结果发现缺失了PSMA的小鼠其体内肿瘤的侵袭性比能够合成PSMA的小鼠更弱,血液供应也受到更多限制。换句话说,缺失PSMA的肿瘤其癌变程度更低。
研究人员随后分析了利用人类前列腺肿瘤构建的细胞系,看看在小鼠上观察到的结果是否在人类细胞上也存在。他们将PSMA在一些细胞上移除,与仍能合成PSMA的细胞进行对比。非常重要的是,没有了PSMA的人类细胞就像缺失了PSMA的小鼠肿瘤细胞一样,这进一步证实了PSMA在小鼠和人类前列腺肿瘤中发挥相同的作用。
研究人员随后又分析了包含超过50个人类前列腺肿瘤活检样本的数据库。每个活检样本都根据肿瘤侵袭性以及肿瘤进展程度进行了评分。研究人员发现所有侵袭性更强的活检样本都会表达更多的PSMA,并且相比于癌变组织,良性组织中很少或几乎不存在PSMA。这样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PSMA与前列腺癌存在密切联系。
7.Nature子刊:铁板钉钉!前列腺癌常用疗法与痴呆有直接联系!
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关于已经接受过前列腺癌治疗的病人的分析,常用的降低睾酮水平的前列腺癌疗法——去势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和痴呆之间存在联系。他们此前的研究已经表明与未接受过ADT治疗的男性相比,接受ADT治疗的男性患痴呆的风险增加。而这项最新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的现有研究都显示ADT与痴呆之间有关系,甚至可能与阿尔兹海默症有关。这项发现发表在Prostate Cancer and Prostatic Diseases上。
研究人员搜集了来自四个不同的全球数据库中研究ADT病人与痴呆和阿尔兹海默症的数据,他们对超过50000名病人的数据分析显示接受针对前列腺癌的ADT疗法的病人与痴呆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联系。Nead说分析结果显示出了相关性,尽管目前还不能确定是不是因果关系,但是二者之间确实有直接联系。
8.Cancer Cell:华人科学家开发多肽药物可精准治疗前列腺癌
在最近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Cell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治疗策略,可以靶向大约一半前列腺癌中都会发生的基因变异。
当TMPRSS2和ERG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发生重定位并且融合在一起,就会开启前列腺癌发育。但是开发靶向ERG的小分子抑制剂一直存在很大挑战性。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大分子多肽来靶向ERG,他们在细胞系和动物模型中证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靶向并促进ERG融合蛋白的降解,对细胞正常功能几乎不会产生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组多肽能够与ERG蛋白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他们在能够产生融合基因产物的细胞系上检测了这组多肽,发现可以破坏ERG功能。在不产生这种融合基因产物的细胞中,这些多肽几乎不会对基因表达产生影响。他们还研究了这些多肽如何影响ERG调控的生物学过程。
研究人员还在动物模型上对这些多肽类似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这些多肽类似物能够抑制获得ERG融合蛋白的前列腺肿瘤的生长。在延长治疗时间之后,超过三分之一的小鼠肿瘤在一月后没有出现复发迹象。
这种多肽方法的一个弊端就是这样的大分子无法直接穿过细胞膜,这就意味着这些多肽还需要经过某种修饰或者通过某种运输方法来通过细胞膜。由于小分子药物能够轻易进入细胞并与靶点结合,因此在药物开发中比较受青睐。
9.Oncogene:干扰“归巢信号” 为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打开新思路
伦敦国王学院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癌细胞如何逃离前列腺肿瘤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这项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Oncogene上的新研究提示未来或可通过干扰导致前列腺癌细胞进入血流进而形成次级肿瘤的“归巢信号”开发新治疗方法。
伦敦国王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对良性和恶性人类前列腺癌组织以及人类前列腺癌细胞系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负责组织细胞骨架的一条分子途径能够让细胞对归巢信号进行应答,促进细胞侵袭到前列腺之外的其他组织。这条分子途径的核心是drebrin和EB3这两个蛋白分子,该途径能够控制细胞运动促进其穿过前列腺外层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
10.JNCI:恶性前列腺癌风险高,可能与这个基因突变有关!
一项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的国际研究已经揭示了一个与恶性前列腺癌相关的基因突变。这项研究发现携带该基因突变的男性患恶性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了三倍,而前列腺癌人群中出现该基因突变频率在6%-14%之间。就如同BRCA突变与女性乳腺癌风险关系的发现改变了乳腺癌的治疗与预防格局一样,通过由Lunenfeld-Tanenbaum研究所开发出的血液检测方法,这个关于组织激肽释放酶6基因区域的发现将带来前列腺癌症病人护理的革命。
为了确定相关的基因突变,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欧美的三组独立人群(1858名男性)的血液样品:欧洲前列腺癌筛查随机试验瑞士部分,美国前列腺癌、肺癌、直肠癌、卵巢癌大型筛查试验、玛嘉烈公主癌症中心及西奈山医院。同时他们还发现在130名来自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的病人身上,KLK6突变可以独立预测病人手术或者放疗的预后结果。
11.J Nutr Biochem:揭示西兰花中的萝卜硫素抵抗前列腺癌的潜在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西兰花(broccoli, 也译作花椰菜)为何可能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原因之一。
萝卜硫素(sulforaphane)是西兰花中的一种膳食化合物。已知它有助预防前列腺癌。他们发现萝卜硫素可能通过对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产生影响来发挥抗癌效果。这是针对癌症产生和进展的基础遗传机制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4月的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Long noncoding RNAs and sulforaphane: a target for chemoprevention and suppression of prostate cancer”。
这项研究提供更多的证据证实这些lncRNA如何可能在触发细胞变成恶性肿瘤细胞并进行扩散中发挥一种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地,这项研究证实一种被称作LINC01116的lncRNA在人前列腺癌细胞系中上调表达,但是萝卜硫素能够降低它的水平。
12.重磅!Cancer Cell新研究发现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重要机制!
华盛顿州立大学(WSU)研究人员发现了90%的前列腺癌患者身上会发生的前列腺癌的骨转移方式:癌细胞劫持身体维护骨组织的机制促进其骨转移。与洛山矶Cedar-Sinai医疗中心及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员一起合作,Jason Wu发现某些抗抑郁药物可以阻止这个过程。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Cancer Cell上。
通过将人前列腺癌细胞系接种在小鼠身上,Wu及其同事发现一种叫做MAOA的特殊的酶可以激活一系列信号通路,使癌细胞更容易入侵骨并在骨中生长。骨通常由一种叫做成骨细胞的细胞组成,可以通过一种叫做破骨细胞的细胞再吸收并进行修复。但是MAOA可以促进三个破坏性破骨细胞功能蛋白发挥效应。
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叫做氯吉林的药物抑制了MAOA的活性:药物可以扰乱导致癌细胞侵袭和增殖的信号通路。
13.FASEB J:天然蛋白或可对恶性前列腺癌产生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激素剥夺是治疗前列腺癌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失败常会导致去势抵抗的前列腺癌出现,这种前列腺癌非常致命并且治疗选择有限。阿拉巴马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内的蛋白——内皮他丁能够显著抑制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他们还在这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The FASEB Journal上的新文章中介绍了由内皮他丁引起的生理信号途径。 通过抗激素疗法剥夺前列腺癌细胞的雄激素会引起癌细胞出现氧化应激。这种氧化应激与这些细胞内雄激素受体途径的重新激活有关,雄激素受体途径的激活会导致癌细胞对抗激素疗法产生抵抗。
他们发现内皮他丁确实靶向了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受体,影响了下游的促氧化应激信号机制。内皮他丁的治疗作用可能由内皮他丁与雄激素受体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直接相互作用所介导,下调了这两种类固醇激素受体的水平,从而产生生理学变化清除了癌细胞内的氧化应激。
内皮他丁会导致细胞内一些主要的ROS清除机器出现显著上调,包括锰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系统以及胆绿素/胆红素氧化还原循环。内皮他丁还会引起癌细胞增加葡萄糖摄取,促使癌细胞代谢转向戊糖磷酸途径,该途径使用葡萄糖来维持抗氧化系统,其中包括NAD/NADP的合成以及谷胱甘肽。